“香蕉人”这个词语来源于亚洲,特别是中国、日本等国的华裔和日裔留学生。这个词最初用于描写这些学生在学术上表现优秀,但在文化上却与他们的母语国家相去甚远,他们恍如是把外表装潢得像一根香蕉一样,内里却还是白色的。

为什么叫香蕉人-为什么留学生被称为香蕉人

所以,“香蕉人”这个辞汇实际上是一种对这些留学生的贬义称呼,他们被视为既善于学习,又缺少本土文化的混血人。这类说法可能带有种族轻视和偏见,但它的流行表明了对西方体系的一种批评态度。

abc是什么

意思为“American-Born Chinese”,出生在美国的华裔人,是每个单词的首字母简写而成的。

“American-Born Chinese”是一种非正式有些调侃意味的说法,最初意指出生在美国的华裔人。多是中国移民的后代或者近30年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出生的子女。

扩展资料

在美国的中国人大致有三种

1、“CBC”(Chinese-Born Chinese)中国出生并仍是中国国籍;

1、“CBA”(Chinese-Born American)中国出生但已归为美国籍;

3、“ABC”(American-Born Chinese)出生在美国的华裔人。

CBC和CBA因为是在中国出生并受基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能够流利地说中英文,能感受理解两国文化中的差异和不同。而ABC更多的是从小受美国文化的影响,大多已不会讲中文了,思想和行为方式都美国化的。

ABC也叫“香蕉人”,因为肤色是黄皮肤,但是骨子里都是(白人的)美国,脑子里都是美式思维。他们虽然也是黑发黄皮,但不识中文,说一口地道的美国英语。他们自小就受美国文化、美国的熏陶,其思维方式、价值观也是完全美国化的,与移民来美的上辈不同。

现在,香蕉人这个概念的范围已经不再仅限于美国,而扩及整个海外,泛指海外华人移民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香蕉人

第1集 奶吧

澳洲有一种小杂货店叫'奶吧',当你随意进出几家奶吧,就可以碰到一半以上的店主是中国人。其中有一对从福建来的农民夫妇,没有 念过什么书,在墨尔本开了一个小奶吧。从奶吧生意里,他们拥有了自己的两层楼别墅,2辆车,满足感与幸福感常常萦绕在这个家庭里 。另一对从北京来的夫妇,在中国时先生曾是中央电视台的摄影师,太太是医生,来澳后他们开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奶吧,并拥有了两栋房 产,2辆车,但还是不满足,只把开奶吧作为一种过度期。妻子重返校园进行深造,望今后能继续从医,先生也加入了我们的摄制组,重 新扛起了摄象机。同样是开奶吧,由于是不同的知识层次,不同的出国目的与心理预期,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与结局。

第2集绿卡

陶洛诵——澳洲文坛的知名作家。在中国时,只为理想与爱情活着,后为了自由奔向西方。然而在南太平洋的异域,情爱却发出了沉重的叹息。爱在绿卡的光环下扭曲,情在现实的重负前畸形。现实是为了居留她与人结婚,为了金钱又做了别人十几年的情妇。是人性的弱点还是现实的无情?……当生存都面临困难时,站在所谓自由的西方国土上,还是无法追求到她所向往的那种自由、理想与爱情。通过观看本集,使人们能意识到不要盲目崇尚西方所谓的自由。

第3集 打官司

中国人在海外“窝里斗”,是海外中国人常常议论的问题。大陆新移民伍建光埋头苦干,省吃简用,在澳十几年打工积蓄的钱终于可以买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由于不懂当地的法律与法制观念的淡薄,被华人律师所害,签下了一份不该签的合同,使他十分中里不仅损失了三万澳币(相当于人民币18万),还失去了他钟爱的房子,伍建光声泪俱下地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海外华人坑华人的故事…

第4集追梦的女人

高萍女士原是解放军文工团的舞蹈演员,转业后任上海少年宫的舞蹈老师。有一次当她看到有一位加拿大华裔带着加拿大的孩子来参加上海国际儿童艺术节时,她萌发了把中国舞蹈学校办到国外去的设想。

1990年已46岁的她毅然而然地来到了澳大利亚留学,用打工积赚的钱办中国舞蹈学校,传授中国民族舞蹈。由于经费的原因,她在澳洲面临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李龙宾1990年刚大学毕业,就从天津来澳州留学,并在澳成立了幸福的家庭。儿子在8岁时一场罕见的病夺走了弱小的生命,接着丈夫也离她而去。一连串的打击,依旧没有熄灭她追逐梦想的信念,她还是在澳洲办起了传播中华文化的中文学校…

第5集 中国人,有戏

一名华裔演员在澳洲的舞台上,以话剧的形式用英语自己演自己的经历,在澳洲的演艺领域里引起了轰动,他叫李洋。在中国时电影《玩主》的导演本准备启用他作为该电影的男主角,当李洋看到同文工团的哥们葛优没事干时,就把他拉去,去试一个卖冰棍的角色。没想到导演见到葛优后改变了主意,让葛优演男主角,而让李洋去演卖冰棍的,从此两人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葛优成了影帝,李洋认为自己运气不好,想换换环境,飘洋过海,来到澳洲,请看他在澳洲的演艺生涯。

第6集 夕阳移民

夕阳移民指的是子女在国外定居以后,把国内退休的父母接到国外来照看他们的孩子。这些老年人在刚抵澳的前两年,他们必须靠子女抚养,故心理上有一种寄人篱下的凄凉。由于两代人本来就无可避免地有着代沟,加上分开时间较长,年轻一代在澳洲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以前大不相同,而老一辈相对比较传统,来到澳洲后都发现很难再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故引起了两代人的一场激烈争论。

第7集 中文电台

讲述留学生姜兆庆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如何创立了澳大利亚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个24小时联播的中文广播电台。由于缺乏资金,刚开始电台的所有人员全部是义务工作,等到电台有所收入可发工资的时候,领工资者所承担的工作量是一人顶4人,请看在澳洲经营华人电台的模式。

第8集 香蕉人

当新老华侨们每逢佳节之际,仍在吟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时候,他们的孩子都不知故乡为何物。这群生在异国长在他乡,看上去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孩子,实际上对中国传统文化一无所知的一代,被称为“香蕉人”。几乎每一个华人家庭都面临这一问题如何让我们的孩子传承中华文化?怎样在东西文化碰撞时作出正确的选择?本集将焦点集中在两代人的文化隔阂和冲突上,家长的困惑,孩子的无奈,矛盾的爆发不可避免,使游离于两种文化边缘的香蕉一代无所适从…

第9集 世界状元是这样造就的

如何在异国他乡成长起来的下一代,一直困扰着移居海外的中国人。这里讲述了一位父亲如何结合中外优势,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不仅把孩子培养成善良有爱心的女孩,还使孩子在参加2003年IB高考中,取得了世界第一名的好成绩(国际高考文凭,全世界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参加的汇考)。这一集将对父母如何培养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第10集 嫁给外国男人做太太

曾在上海文汇报任编辑的施国英小姐,留学澳洲后在九十年代中期,抛出了“二八论”,即“外国男人*8个很精彩,2个马马乎乎;中国男人8个很糟糕,2个马马乎乎。”此言一出,象炸弹一样,震惊了澳洲社会。澳洲、欧洲的一些电视台对她进行了采访,很多报纸杂志特为“二八论”开辟了专栏,广泛地进行了讨论。根据调查,有30%左右的新移民女同胞(80年代末90年代初来澳者)嫁给了当地的洋人。对此,女同胞们似乎有很多的感慨。本集在探索东西方婚姻的同时,再现她们与洋丈夫之间有融洽、有冲突的真实生活,使观众领略东西方对婚姻与家庭方面,存在的观念上的一致与差异,从而对中西婚姻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新的理解。 第11集 百万富翁洗碗记

有人说“在澳洲洗碗能洗出一栋房子,扫地能扫出一辆新车”中国人在海外留学,十有八九有洗碗的经历,但基本上都是作为一种迫不得已的过度期。但这里讲述了与众不同的洗碗者,他把洗碗当成了他的事业,洗了十几年的碗,洗出了7栋房产,如今已是百万富翁的他,还是决心把洗碗进行到底。请看他的洗碗心态与如何通过洗碗所赚的钱来经营他的房地产……

第12集 圆梦的代价

大部分已成立家庭的出国者,往往让一方先去打前站,待稳定下来后,再把另一半接出去,这样夫妻天隔一方就是3、4年或者更长。每位出国者虽带着各自的梦想,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希望有更美好的明天。小别似新婚,久别闹离婚,由于这种处于长期夫妻分离的状况,最终这种出国所付出的代价是——家庭的破碎。这里讲述了2位女性的故事,他们从有健全的家庭,为了圆出国梦,最终都成了单身母亲,这就是她们的代价。 第13集 中文报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文报纸,有中文报纸的地方,就有古老的文明在闪耀……澳大利亚的中文报纸堪称世界之最,仅墨尔本地区就有十余份。这些报刊杂志是否有销路?办报人和读者群为何那么执着,这里面有说不完的故事。有人办报办成了传媒集团,有的名利双收正开创更大发展前景,也有“老字号”的惨淡经营…

第14集 中国画家在澳洲

画家——给人的感觉是浪漫与超前。有那么一大群中国画家,不安于现状,漂流到澳洲。十几年过后,他们的命运相去甚远有成为澳洲著名画家,有从来澳时至今仍为街头画家,有弃画从商,对画不闻不问。探其究竟,请看他们的人生经历

第15集 留学万花筒

究竟是外国人太不近人情,还是我们的小留学生独立能力太差?18岁的顾丽萍来自无锡,在澳洲上12年级。她住在一位与她年龄相仿的澳洲女孩家里,那女孩是单身母亲,既要读书又要工作,还带着一4岁的女儿。中外两国同龄人住在同一屋檐下,彼此之间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顾丽萍通过与澳洲女孩的相处,学会了自力。

2005年,已踏进澳洲大学门槛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她年仅22岁的年轻生命。

第16集 黄健与龙龙的故事

健与龙龙来自同一城市,并在澳洲同一学校同一年级读书。自律能力强的黄健一踏上澳洲这块土地,就开始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努力学习。最后以99。

85分的成绩获得澳大利亚海外学生高考第一名。而龙龙因缺乏自律,染上了赌博,最终输掉了学费与生活费。后移民局取消了他的签证,最后不得不离开澳洲这块土地。

第17集 小留学生——王典的故事

16岁的独生女王典独自赴澳留学,在国内时一向受父母呵护与宠爱的她,来澳后由于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诸多原因与澳洲房东格格不入,最终矛盾暴发……经过一系列的波折,她开始努力改变自己,使自己适应澳洲社会。从中学到大学,我们的镜头整整跟踪了她5年,从中可以看到小留学生的她如何从一个娇气任性的小姑娘在异国它乡磨练成为一位独立自主的女孩儿。

第18集 海归与海留

出国完成学业以后,基本上分为两大类,海归与海留。回国的称为海归,继续留在海外求发展的称为海留。留学生已失去往日的优势,处境变得越来越严峻。本集具体讲述了几个留学生毕业以后所面临的选择,海归为什么选择回国发展,海留为什么决定留在海外创业。从中不仅可以了解这些留学生的心态,还可为立 志留学成材的青年朋友们提供某些参考和借鉴。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