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留学的饮食习惯通常以海鲜和烧烤为主,例如牛肉、羊肉和烤鱼。由于澳洲是多元文化的国家,许多留学生也会尝试当地的美食,如披萨、汉堡包和各种小吃。在澳洲留学期间,建议留学生尽可能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并适当摄取蔬菜和水果。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选择自己做饭,这样可以控制食品的质量和营养成份。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度依赖外卖或快餐,以避免影响身体健康。

澳洲留学生吃饭-澳洲留学吃什么

澳洲留学的日子,吃什么带什么玩什么

澳大利亚生活怎么样,衣食住行,这个话题可以说得轻松一点

衣服相对便宜,一般品牌的衣服都在10-50澳币,有品牌的服饰也比国内便宜,主要是国内的关税太高,所以出去的学生多数回国的时候都要带好多nike, adidas, polo, CK,boss等衣服回来送朋友,而且款式都是国内没有的,穿出去还挺体面。

澳大利亚的生活,说到吃,澳洲大型中餐厅不多,多是小馆子。菜价基本上跟北京一样,只是把¥换成$。至于味道,肯定不如国内的正宗。不过要说海鲜,那可是太丰富了,价格也不贵。特别是2010年中国突然停止从澳洲进口龙虾,大量龙虾卖不出去,于是特价,当时在饭馆里一只1KG加工好的龙虾大约才30澳币。现在恐怕没这个价了。鲍鱼、生蚝也经常出现在自家的餐桌上。要是去了澳洲,一定别忘了吃海鲜! 还有澳洲街上最常见的西餐店就是鱼薯店和披萨店,七八块澳币就可以吃的很饱(打工的话也就1小时的工资)。

在澳大利亚生活,说到业余文化生活,当地人喜欢去酒吧、冲浪、健身,中国人倒是很喜欢BBQ,吃火锅、钓鱼。平时商场6点关门,你下班它也下班了。每周五是shopping day,商场关得晚一些。

住留学生一般都是几个人合租在apartment里,也有少数同租一栋HOUSE,同租的好处就是租金和水电煤气平摊,相对比住寄宿家庭便宜,但自己要买菜做饭,定期整理房间,这样的比较适合自觉性强,有一定自理能力的学生。如果学生年龄小,还是建议住在寄宿家庭,管吃管住有人照顾。

说到澳洲的交通,澳洲的公交和火车(类似于中国的地铁)都有明确的时刻表,特别是公交,工作学习日基本是15-20分钟一班车,周末有的是1小时一班车,所以上学的学生一定要在时刻表之前5分钟到达公交站,不然晚了一班车就会迟到了。

澳洲留学一个月生活费究竟要多少

以前央视曾经放过一个叫《在悉尼等我》的连续剧,因为我在悉尼留过学,家里人拉着我看了几集。看过之后我感觉这剧基本是蹲在家里胡编出来的。

其实对于留学生,很多人都存在误解。这里面原因很多,最主要还是许多反映澳洲留学生的新闻或是小说都喜欢剑走偏锋,故意夸大甚至编造事实来,主要目的是吸引读者。

其中最著名的一个说法叫做“留学垃圾”。我记得当时关于“留学垃圾”的讨论影响很大,即使是现在还是偶尔人提起这个叫法。所谓“留学垃圾”大多指那些家境富裕的留学生,到国外以后不知道学习,一天到晚买好车追女生,赌博甚至加入帮派等等。

我想说,首先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出了国才会这样,在国内这些纨绔子弟的生活绝对要比国外奢华的多。出了国,没了社会关系罩着,光是手里有钱,反而有所收敛。再说,这些留学生的比例,至少在我身边,连五十分之一都不到。用这五十分之一的人群的行为去评判其他的五十分之四十九,显然是不太公平。最后说这部分留学生的年龄,其实大多不到20岁,他们自己很多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是觉得好玩,又没有父母在身边做引导,所以做出很多出格的事。

我认识的一个这样的留学生是北京人,他们家是我哥的朋友。因为他先到的澳洲,后来我飞去悉尼的时候,他们家人就说让我好好照顾他,又给了我一个小包,说这里面是给他带的感冒药等等。那个小包用黑色的胶带缠着,非常重手,但当时我很单纯就塞到自己行李箱里了。

等我的飞机到悉尼的时候,机场警卫感觉这个小包很可疑,就让我打开看,结果一打开,里面全是盗版盘,各种游戏,我至今还记得有“猪兔大战”,难怪那么重手。当时我脑袋嗡的一声,完全是故作镇定。盗版盘好像是一张要罚5000澳币,几年后有个中国学生拿电饭包往澳洲带《蜘蛛人》的盗版电影,结果被罚惨了。当时我心里这个骂,气这家人挖了个坑让我钻。

还好可能是因为盗版盘上都是中文字,机场人员看不出是什么,所以他就又塞回了小包里,给我放行了。放行前他还把我带的一些感冒药打开,确认了一下是否是违禁药品,这才我让过去了。当时我真是长出了一口气。

后来我见到那个留学生的时候,把小包给他,他完全没有感谢的意思,反而和我聊什么过两天我要买个游艇玩之类。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跟他联系过。几年后,他因为缺勤太多,被学校开除了,签证也没了,就回国了。

类似例子其实还有很多,我在火车站亲耳听到有留学生给他爸打电话说赌博输了几十万,他爸则说过两天给他打钱过来,不用着急。还有我留学时候,勤工俭学工厂打工时候,一个高中生,在新西兰留学时候,他就买了几辆好车,他说很便宜。其中一辆宝马他很喜欢,于是海运来了悉尼,其他在本地卖掉。他说这种事在新西兰很平常。

Macquarie大学校园

这就是影视作品里面时常出现的留学生形象,其实和真实的普通澳新留学生相距甚远。在这里想说说我们这些普通留学生的故事,我们都是来自普通家庭的普通人,出国留学的钱是靠父母积攒出来,下了很大决心的。

十年后,当我和家人回首,感觉正是留学经历改变了我的命运。我从拒绝与人交往,懒散不知上进,成长为了一个乐观努力的人,在毕业后的十年间,我尝试过多种行业,后来和朋友一起开了一家公司,做手机app的开发。十年前的我大概怎么也想不到,现在我的一个主要工作是和客户谈合作,每天都要接触不同的人。当年我的梦想则是我要找一份不和人说话的工作。是留学经历改变了我的性格,也改变了我的命运。

现在我的孩子已经三岁,我和老婆刚刚带他来到悉尼,想让孩子在这边上幼儿园。有很多故事,我会单独开一篇来说说。题目叫《三岁孩子眼中的澳大利亚》

关于在澳洲留学,同样有很多故事可说,今天先说一个最日常的,吃。中国有句话叫做“民以食为天”,说明吃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地位,从一家人吃什么饭就能看出这家人过着怎么样的生活。在我留学时候,我家算是中产偏下阶级,如果从吃上反映出来就是如果我父亲提出今天到饭馆吃一顿怎么样?我母亲就会说一个拍黄瓜10块钱,我去买斤排骨,咱们自己回家炖。

所以在我2003年刚到澳洲悉尼的时候,不但不敢买东西,甚至有点不敢吃饭。我和语言学校的同学在澳洲的超市里面转,用小本子记下每一样东西的价格。到晚上回家,我打电话给母亲兴奋的说妈,我看了,就是土豆最便宜,1澳币一公斤。我妈就笑了“1澳币算过来就是6块钱人民币,6块钱一公斤土豆还便宜”。然后她怕我担心,就又说“你该吃什么吃什么,不要算钱”。

可到澳洲的前几个月,我和班上的所有中国同学,每到购物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在价格上面乘一个6。对于本地人来说,一袋10块钱澳币的香肠已经算是很便宜的了。但到我们购物的时候,下意识的一算50块钱一袋香肠!算了,还是再看看别的吧。所以当时很多人都是以5澳币,甚至是2澳币为标准购物的,超过两块的东西就不买。连主食面包都要挑昨天剩下的,能便宜一半以上。

老留学生们很多都不错,对我们也很照顾。这时候他们就劝我们这些新人买东西的时候不能算,不能乘6,现在你人在澳洲就要用澳洲的思维方式。你们的父母也不希望你们这样的,等过段时间能打工了,钱就挣回来了。于是我们才慢慢放下了人民币兑换的包袱,购物的时候按照澳洲的物价水平来计算。这个时候,我的体重已经轻了十斤,大学毕业后我就一直减肥失败,现在终于成功了。我体重那时候大概是130,现在则是180斤。

除了买菜,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做饭。上大学之前,我做家务无非就是扫地拖地,收拾厨房阳台。从来没有动过锅铲,就算有机会,父母也总是说考大学是最重要的。再后来上了大学几年时间都是吃食堂,几乎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还有要做饭的一天。现在我国内的许多朋友都已经结婚,婚后为谁做饭吵得不可开交,我想大概也是因为这个不跟父母住了才发现原来饭是需要做的,不是看着电视,饭菜自己就跑到桌子上的。

我当时最喜欢或者说是只会做的一道菜是先把郫县豆瓣酱放到锅里用油烹热了,然后把白菜土豆之类的放到里面炒,所以炒出来一盘子都是红的。

刚到澳洲时候,我住在悉尼的Croydon Park。我的房东,一位北京大姐,刚开始看到这种情况之后感觉这个小子肯定很爱吃辣。后来她发现不对,因为连着多少个星期,这个小子天天都是一盘子红,原来是不会做饭。于是她就自己做饭的时候多做出一点,用塑料盒装着,到我上学的时候就让我带着当午饭。海外的华人之间,确实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所谓鄙视链,但也总有这种让人温暖感动的事发生。

因为班上的同学来自中国的各个地方,我们这些北方的就请教南方的女同学,觉得她应该是会做饭的。结果她给我们讲了她的故事一天她的老外房东突然看到屋里黑烟直冒,以为是失火了,赶紧叫几个房客准备救火。大家忙活了半天发现原来是这个女生把面包和鸡蛋放到微波炉加热,结果时间设得太长了,面包居然像木头一样的烧起来了。娶个南方老婆不用做饭的谣言不攻自破。后来这个南方女同学还真成了我的老婆,不过她现在已经手艺好多了。

当时我感觉比较会做的反而是东北的朋友。他们做饭用的就是一招乱炖。有次我问乱炖有什么技巧。结果东北朋友跟我说乱炖乱炖,你看什么好就往锅里整,最后炖熟了就行了。

真是大受启发,我回家以后就试验了一下,萝卜土豆西红柿,放点肉末,一炖就是一大锅,够几天吃的,就是有时候整不好有点泔水味儿,不像是给人吃的。

除了家里,另一个吃饭的地方就是大学食堂。这一点澳洲倒是和中国相似,每天中午,每个摊位前都排着大长队。买了饭之后,走半天也找不到能坐的地方,到处都是人,黑的白的一群老外,来自地球的各个部位。

老外和中国人交谈的时候是有分寸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家还是带着面具的。但老外自己和自己人聊就不一样了,吃饭的时候开着各种玩笑,掺杂着各种街头巷尾的俚语。也是这个时候,我一边吃饭,一边听他们聊天,反而能感觉到更多文化上的差异。比如有一次我听到邻桌的澳洲本地学生聊天,大概五六个人,都是20岁左右的样子。那个学生说“我中午回家看到我哥们正睡在床上,我想过去开个玩笑,结果发现我女朋友正和他睡在一起。靠,管它的,我也不在乎。”周围人,包括他自己顿时一阵大笑。这件事如果换成是中国大学生,不是自己悲痛欲绝,估计就是要出人命了。

在学校食堂,中国留学生吃得最多的是学校特制的大号薯条。它的特点是每一根都有麦当劳薯条的四倍长四倍粗,而且总数也是麦当劳的四倍。但价格却和麦当劳薯条相差无几。正因为它价格便宜,不伤钱包,又确实可以吃饱。像我一样喜欢泡机房图书馆学生就把它当作工作餐,有时算上加餐,一天会吃两次以上。

不过什么东西也不能这样吃,而且是天天都吃,还一天吃好几次。所以我曾在食堂听到两个中国留学生的问候。“Peter,下课了,吃了吗?拿几根。”其中一个人的手里拿着一盒,就是这种特大号薯条。另一个学生赶紧客气“不了,不了。我这是大学第二年了,吃这个都吃怕了。”

当时我还是刚刚入学不久。薯条放在嘴里虽然已经没有了最初吃起来那种外焦里嫩的感觉,但也不算是味同嚼蜡,算是基本满意。

学校食堂里的选择当然不只是薯条这一项。但总体来说无非是炸鱼汉堡三明治和披萨。还有一些号称是中餐,实为泰餐的份饭。有时候食堂里的人会变着花样琢磨一些新产品出来。这里面包括整个的土豆放在油里炸,连皮都不削。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就曾经试过这一招,趁父母不在,把家里的土豆炸了当馒头吃。同我小时候一样,食堂厨师尝试了几次之后就放弃了。食堂还有一项发明是小披萨。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我特意尝试了一下。它的味道就好像是我去亲戚家吃的锅盔。嚼在嘴里感觉像是嚼石头。所不同的是厨师放了一些香肠和芝士在上面,这就是它为什么叫做小披萨。这个实验应该说是更失败,只出现了两次就退出了食堂舞台。

最可笑的是,到月末我做结算,计算怎么样在学校吃饭最便宜。原以为应该是在薯条上花费的钱最多,但最后一算却是花在学校计算机房的那两台自动售货机上的钱最多。

平时为了写作业我经常会熬到午夜两点,没有作业的时候看书大概也会到12点左右。这个时候机房里格外安静,能有不到10个人。偏偏我的肚子老是不争气的响起来,“咕噜噜”。于是全机房的人就都转过来,看着我笑。其实之前算上早饭我已经吃过了三顿,但学校食堂大概下午5,6点就关门了,而且周围步行30分钟内没有任何一家小卖部。

5点钟吃的晚饭,到大概晚上11点就消耗得差不多了。

等到12点左右的时候,我和朋友老何老赵老邹等人或者是一起回家,或者是在门口坐一会儿聊10分钟。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必定要路过那两台自动售货机。一台是听装饮料,另一台是巧克力,维夫饼之类的小食品。第一台大家一般是不动的。有些人带一个水瓶装着茶之类的饮料。像我们这种省事省钱的就直接在机房旁的饮水池解决。但饥肠辘辘的我们怎么也拒绝不了第二台机器里面各式各样的小食品。那感觉就好像我们刚来的时候舍不得下馆子,看着学校池塘里的大白鹅流口水一样。

往往是某一个人先动摇了。他走过去,扔下几枚硬币。一袋巧克力或是薯片之类悄无声息的落在售货机底下。他拿起来,看到纸袋上写着共100克。他于是知道了“悄无声息”落下的原因,空气阻力太大。但他马上就忘记了自己的饭量,一般是600克。所以当他手里拿着空空如也的袋子的时候,他才开始后悔应该吃慢一点。几乎是在这第一个人大嚼的短暂10秒钟,周围所有的人都开始往售货机里投钱,看到别人吃东西,大家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了,但也都是一吃就后悔了。一袋薯片看着挺大,其实都是空气,真正的粮食还不到一口。

就在我们准备拒绝自动售货机的时候,学校好像是故意作对,添了一种新食品。这种新食品简单形容就是一个烧饼大小的饼干。投完硬币以后,这个饼干落到售货机的底部,能听到很明显的“当”的一声。吃到肚子里也稍微有一点饱的感觉。所以很长一段时间,这种食品成了抢手货。不单是中国学生,甚至连老外学生到了机房也先买一个“烧饼干”,放到书包里存着,就等着晚上11点拿出来吃。

这两天我去这边一个大学,看到这种饼干仍然健在。

大概就是因为以上原因,造成了我夜宵上的财政超支。分析出原因之后,第二个月我先到超市买了一个家庭特惠装的大包饼干,早晨上学就掏出一部分装到书包里面。等到晚上11点半,感觉肚子马上就要叫的时候,我掏出饼干,然后听到机房里同时响起一阵“噼噼普普”的撕塑料袋声,班上的同学不约而同的纷纷拿出萨其马巧克力等等,然后大家心领神会,相视一笑,大嚼。

站在今天的角度看,留学时代我做错了很多事,所以其实也承受了不少后果。但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留学经历,一直待在国内,我可能确实不会做错那么多事,但有些事情可能我一辈子也不会明白,而“明白”这件事是很重要的,是一个人前进的基石。

留学对我来说的最大意义就是吃苦,吃苦之后的反省让我比之前活的更明白了一点,学会了脚踏实地的做人。所以很多认识的家长问我留学有没有意义的时候,我和他们说,留学的最大意义是给孩子一个离开父母,独自承担责任,独立成长的机会。

还有很多故事,咱们下次再聊。如果您有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给我发消息,我会专门聊上一篇。

一个月基本生活费要AU$2000

澳洲的外国留学生不能申请其国家的贷款,自费留学的学生需要支付学费、生活费等。

1、申请签证前费用

申请签证时所有费用 ( 贷款费、体检、护照...差不多加起来5000RMB左右,中介费1-1.5万Rmb不等)。

2、学费

学费的话是根据你的专业来,一般是2.5W澳元,,少数有4W(药剂)或者2W(艺术类)不等,一般读都是3年大学,但是工程师一般4年,学医一般7年。

3、生活费

(1)房租

①学校宿舍

很多学生都倾向于选择学生宿舍,方便安全,还可以和来自全世界的留学生一起交流,上课不用怕迟到,住在校园内去图书馆都是分分钟的事情,但是学生宿舍有限,同学们如果想要申请,请至少提前半年做好准备。

至于价格,学校标注的介于$230--$800之间,房间越好,配套设施越齐全,地理位置越优越自然也就越贵,有和别人共享厨房和卫生间,有带独立卫浴的豪华套间。

②Homesty(住宿家庭)

留学生如果未满18岁的话,一定要住在住宿家庭,住宿家庭一般是提供三餐的,不会做饭的小伙伴可以考虑。

Homestay的价格是和地理位置有关系的,同学们在申请的时候要看清楚,不要离学校太远。

但是选择Homestay也是要看运气的,因为有些房主相对苛刻,不仅饭菜不好吃,还会限制你的洗澡时间,洗衣服次数等等,身边因为这些原因逃离Homestay的同学有很多。但是也有很多非常友好的房主,会把你当做自己家的一份子,给你做好吃的,带你出去玩~最重要的是住在Homestay可以锻炼的你的口语能力。

③校外租房

绝大多是学生会选择在校外租房,一来是价格相对便宜,二是相对自由。有一定的自理能力的同学会倾向于选择校外租房,你可以选择住在学校附近,也可以住在你心仪的区。

价格方面,在学校附近的房子会相对于贵一些,

单间(和别人共享卫生间)的价格是AU$220——AU$280,

双人间(和别人共享卫生间)的价格是AU$280——AU$320,

Masterroom,带有独立的卫生间的套件价格在AU$320——AU$400,

小区的环境越好,交通越方便,房间内居住的人数越少,自然价格就会越贵,如果不是在学校附近,那么价格自然就会便宜很多。

一般租房,房东都是会包水电煤气网的费用,但是如果是自己从中介租的房子就要自己交这些费用了,一般公寓楼是不用交水费的,电费和网费是一个季度(3个月)一交,网费是每个月都要交。

网费以最多人选用TPG为例,每月AU$59.99。

电费按照房子内住3-4人计算,一个季度的费用在AU$200—AU$300左右

煤气费用按照房子内住3-4人计算,如果你们都很喜欢做饭,那么费用和电费差不多,在AU$200—AU$300左右,如果都是外卖一族,那么费用就会便宜很多。

最后,我们还是按照一个综合平均的价格AU$280×4=AU$1120

(2)吃饭

早餐,在外面吃,最简单也就是汉堡或者三明治了,加一杯咖啡或者牛奶,AU$8左右。或者自己选择做饭,平均每天只要AU$3左右。

中餐,有学校食堂,周围的餐厅,价格都不一样,学校食堂稍微便宜一些,大概在AU$10左右,周围餐厅一般也在AU$10-15之间。

晚餐,自己做饭在AU$5左右,在外面和朋友吃的话就比较贵了,大概在AU$15-AU$25左右。

宵夜,很多都是选择泡面,各种各样的泡面,薯片或者饼干,AU$3左右。

一个月下来,最基本的温饱就需要AU$600左右。

(3)出行

在澳洲出行的主几种方式步行,公交车,火车,开车

步行,就没有消费了

公交车和火车,公交车和火车统一使用Opal卡,每周需要AU$30左右。

开车,如果你是土豪,一切都不是问题,要是一般,就没必要选择开车了,因为开车需要买车,买车价钱大概在AU$10000-AU$20000之间。还有停车费用大概在AU$30左右每小时,油费什么的一周AU$50左右。

大部分都按照公交车,一个月也就AU$30x4=AU$120、

(4)日常需要

生活用品,牙膏+牙刷+洗发露+护发素+沐浴液+洗面奶+面霜,基本一个月约AU$50左右。

电话费,基本套餐AU$40左右,需要流量多一点的可以选择比较高一点的。

学习教材之类的,澳洲除了学费之外,教材也超级贵的,建议大家在网上,或者学长学姐手里购买二手教材,或者打印版,幸运的话也可以在图书馆借到教材。除了教材,平时的阅读资料,PPT等等,需要打印的东西也很多,一个月的学习成本大约AU$70左右!

洗衣粉,卫生纸,床单被套之类的杂物,一个月也就AU$30左右。

在澳洲生存总计AU$2030/月,这个只是正常消费的情况下,要是你要参加其他活动或者是生病的,就要另外计算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