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固有的留学思惟"是指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或态度,认为出国留学是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或义务,而非个人选择。这类思惟方式可能致使人们对留学的看法过于功利化,忽视了留学过程当中的人文交换和自我成长。

固有的留学思维是什么样的-固有的留学思维是什么

关键词相干的信息解答以下

1、 留学不单单是寻求学术成绩虽然许多人出国留学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或知识,但留学也有助于培养跨文化交换的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2、 固有留学思惟可能会影响申请决策如果您对留学抱有过于功利的态度,可能会疏忽那些真正合适自己的留学机会,而盲目地寻求顶级大学或热门专业。

3、 固有留学思惟需要打破对想要出国留学的人来讲,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去看待留学,不要被固有的留学思惟所束缚,而是要积极寻求合适自己的留学路径。

4、 非常重要的是了解自己为何要去留学每一个人去留学的缘由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做出留学决定之前,应当深入了解自己的需求和目标,以便做出最符合自己的留学选择。

5. 可以尝试多元化的留学方式除传统的留学方式(如直接申请国外大学),现在还有各种情势的留学方式可以选择,比如交换生项目、国际预科课程、在线学习等。这些多元化的留学方式可让留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打破固有的留学思惟。

出国留学要学会换一种思维和想法

大学和之前的学习生活很不一样,很多人在进入大学后,都会有一些新的体会。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如果我早就时知道该怎样做就好了。那么什么是那些早知道会更好、会让大学生活更加精彩的事情呢

如果换一种思维和方法去读大学,那么你所体验的大学生活以及未来的职业生涯都有可能会出现不同。

对于大学生们来说,有一些只有真正进入了大学才开始惋惜的事情。

下面五位不同专业的学生分享了他们在读大学过程中的体会,家长和高中生们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宝贵的经验。

学习方法比时间更重要 学会独立思考

GABRIEL是2010年从多伦多大学建筑专业毕业的学生,他用7年半的时间攻读了本科和硕士学位。在整个大学生涯中,他了五方面希望在高中就知道的事情。

首先他认为,大学不同于高中,即使你很努力的学习期望拿到A+,但还是有可能只拿到F。

这个时候你要学会平静的接受,并且要清楚,不可能每次用功复习的结果都是这样。

然后,学习的方法比学习时间更重要。有可能你夜以继日的学习,连周末也不放松,但是成绩并不理想,高效的学习才能给你创造充实而多彩的大学生活。

每堂课的学习,至少要保证听到了10分钟有价值的内容。

GABRIEL还强调,大学会教你应该如何学习,但不会教给你如何思考,所以千万不要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要练习手脑并用。

重视时间管理 学习面对失败

ALEXANDRA现在是康考迪亚大学古典艺术和考古学的在读生。她认为,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时间管理尤其重要。

因为你经常要同时处理各种事情,虽然这很难,但是时间管理能力强的人能够最大限度的完成任务,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差距。

学会保持镇静也很重要。即使考试中不知道答案也不应该惊慌,写上一些内容总要比什么都不写好,同样迟一点交作业也要比不交好。

ALEXANDRA很遗憾上大学前没有人告诉他如何面对失败。

我以为高中时我就很清楚学习是怎么一回事,但其实我并不知道。到了大学一年级我才真正明白。

ALEXANDRA在大一的第一轮考试中成绩非常差,几乎要被退学,但是他从这个失败中学会了重视,后来的考试他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险境。

ALEXANDRA说,高中时即使成绩不好也没有关系,但是大学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ALEXANDRA还希望高中时就有人告诉他可以改变自己的想法,改变学校、改变专业、改变生活方式或者改变朋友。

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在经历稳定的生活,改变对一个人来说很困难,但是适时的改变才是前进的动力。ALEXANDRA大学中曾经换过一次专业,当时他很犹豫,但是后来他庆幸自己做了一次正确的转变。

参加新生活动 积极利用学校资源

DANIELLA是麦克马斯特大学社会学的学士,现在是一名地产经纪。她强调了新生周的重要,她认为这是非常美好的一周。

你应该尽可能的多认识新朋友,不要感到害羞,积极参与任何活动,比如跳舞、画脸谱、聚会甚至是让你感到难堪的事,这些都能帮你快速打通社交通道,在这一周认识的朋友将可能是你接下来四年的陪伴。

另外不需要太担心高中的朋友和家里的事情。很多大学生刚进入大学总是想念原来的朋友和生活环境,不愿融入新的生活。其实等你毕业后会发现,你原来周围的一切都不会有太大改变,所以尽快放下思念投入到新生活中吧。

探索学校是很多学生四年里都没有做过的事,很多学生不知道学校的博物馆在哪儿,不知道怎么去图书馆借书

大学里的资源、活动、社团、小组都很丰富,如果能充分利用会有很大帮助。

一旦毕业后,就很难找到20个人和你一起玩水管大战了。这些当时一起活动的朋友说不定就会在未来什么时候给你帮助。

不怕改变 坚持梦想

HASHIM是约克大学戏剧专业第二年的在读生,他的第一个专业是商务,但是在一次偶然的活动中他接触到戏剧,对戏剧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也改变了他后来的学习方向。

他希望在读大学前能够有人告诉他任何职业选择没有差别,演员也不是一个奇怪的职业。如果当时有人能和我说,任何梦想都值得尊重,而梦想需要努力和坚持,我就会更早确定适合我的方向。

很多高中学校和家长不会向学生做详细的职业规划介绍,只是让学生选择排名高、就业好的工作,这样会使本身有自己兴趣爱好的学生变得迷茫和犹豫。

和HASHIM一样,很多学生可能需要有人来给他们一个肯定,告诉他只要坚持不懈,未来你会成为一名艺术家的。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发展自己。

勇于提问 多和老师沟通

AMBUR现在是一名女高音,之前曾在多伦多皇家音乐和旧金山音乐学院学。她非常后悔自己读大学前有很多问题想问,但因害怕出错而没有问。

她希望早就了解应该多加利用学校的老师和辅导员,多和他们互动、向他们提问题。一旦你和老师开始谈话,你就会受益良多,还会触发出很多新问题和新想法。

AMBUR表示,如果有人在大学前就鼓励她至少去国外留学一年,学习一种新语言和新文化,她现在的生活一定会更加丰富。你有任何问题要提出来,吸取不同方面的意见,每个人的观点不一定都适合你,但多听听总是没坏处的。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学习也是一样。在读大学前形成的习惯、对大学生活和未来的职业的规划,都可能对以后的人生产生重要影响,希望这些过来人的金玉良言,能给未来的大学生们一些建议,少一点后悔,多一些精彩。

留学后你的思维方式都发生了的变化

根据部的数据,从2000年到2015年间,留学生回国人数增长率基本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在2008、2009年,其增长率甚至一度超过了50%。

留学越来越普遍化,而在留学过程中,不少人的思维方式、世界观和价值观都被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下面我提到的这些想法和习惯的改变,你“中枪”了几条

对真正弱势群体的包容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善意,比如完善的残疾人设施,为残疾人提供的工作岗位,如果你对残疾人有歧视,那你就会被主流价值观所鄙视。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位因为多年前车祸右腿截肢的女人,现在一直用假肢,看上去跟正常人没有任何区别。一个长相很漂亮的女士,有一位爱自己的先生,有一双儿女,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医药方面的白领),我也看不到她脸上有任何自卑,她也毫不介意主动说出自己当初是什么事故造成截肢,她的生活跟任何其他中产家庭没有任何区别。

我只是内心感叹她能生在这样一个国家该是多么的幸运,在中国的大街上很少看到残疾人,更不容易看到残疾人出现在任何工作岗位上,比如超市收银员,酒店前台。如果他们缺了一条腿,其实并不会影响工作,甚至缺了一只胳膊也并不影响他们用一只手敲打键盘。如果设施健全一些,他们的出行也并不是很大的困难。另外也没有人会觉得娶了个戴假肢的女人吃了亏或者受人指点。

更加客观的看待国内外的各种利弊

(民主与平均化社会的利与弊)

在哪里生活都不会完美的像天堂,鱼与熊掌是不可兼得的,西方国家由于人工贵,所以一些服务并不是很便利,比如快递,比如找个电工,找个修理工或者搬家公司都贵的要死,但是你要理解欧洲工会的力量,你会了解到这背后的根本原因,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必定在某些方面要做出牺牲,所以很多事情能自己动手就自己来吧。包括商店关门早,也正是为了保障这部分劳动者的利益,广大消费者就且忍忍了。民主的弊端包括执行力弱,一个问题辩来辩去辩不出个结果,延长具体实施的周期。

对于白领阶层也是一样,一个大企业的高管的薪水待遇顶多就是一个小秘书的5倍,薪水越高,所得税也越高,扣了税,甚至都还不到5倍。这种现象会相对"折煞"管理阶层的优越感,就拿刚毕业进入企业的年轻员工与总裁相比,无非就是你开的车比我的贵一些。车也只是代步工具,很多年轻人大学都会买一步二手车来开。看着公司后面停车场的几百辆车,奥迪奔驰路虎一堆堆的,可能其中的一些车的拥有者仅仅是刚毕业的学生。欧洲也有不少汽车爱好者,但是很多人真的是拿此当爱好,如果你不是开宾利和玛莎拉蒂之层次,真的没什么可以炫耀的点。

由此导致很多中产阶层的人并没有极强的上进心,尤其是女性,所以欧洲的女性比起中国的女性在职业上的进取心其实差了不少,如果说欧洲的男性还有不少为追求自己的价值在事业上有一定的进取心,很多女的甚至盼望着赶紧休产假。所以像我这种不太拼(比起国内的女白领)的人都显得比本地的女性要上进不少。

越来越觉得地球就是一个村

一旦习惯了跨越国界旅行,跨越半个地球去旅行亦成为平常事。去的地方并不一定是发达地区,也可以是非洲,南美,吸引我的是去看看世界上不同的角落不同的风土人情。五年前还未出国的时候总会觉得出国旅行生活或者工作是遥不可及的事情,现在觉得选择变得丰富,可以在任何说中文或者英文的国家生存工作不会是什么大问题。决定去旅行的时候可以看着世界地图做选择。

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回国的时候还是要看场合有所变通

再也不会人云亦云,尤其是在信息科技这么发达的时代有了自己的辨别能力,也可能与自己分析师的工作性质有关,很容易找出一篇报道或者文章的漏洞,也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分析出不合理的地方,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看问题的思维方式。为了适应环境,回国的时候我不会表达自己太多与众不同的观点,其实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在知乎这种地方并不显得多么的非主流,但是你回到老百姓当中就会显得你的与众不同与格格不入,所以为了不让国内的亲朋好友觉得我这人太轴,我会适当调整自己说话的倾向性,以让大家觉得我是个接地气的人。

就连我先生跟我亲朋好友交流的时候(当然是需要翻译)都会客观的说很多中国的好话,夸夸总书记什么的,这些人情世故世人皆知,没有太刻意,只是有所选择的陈述,先生也确实有不少对中国积极的看法,所以年龄的增长,我觉得一个中国的成语是可以解释得很完美的,就是外圆内方,毕竟国内的现实环境不能跟知乎等同,有很多观点,表达出来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大家所处的环境跟你不同,就不会有切身的理解,在知乎上可以是因为可以找到不少能理解你观点的同僚。

对人际关系的顺其自然,友情是路上的缘分

有一个很多人关注的问题——“好朋友之间是如何变淡的” 出国以后对这种问题更加的感同身受,从一开始的迷茫不解到现在的淡然处之,每个人的交友模式不同,有些人习惯呆在一个圈子里,但是这种模式对海外党来说难度是很大的,所以现在不会在乎长久的人际关系,一些人如果在你生命中能跟你同路一段就应该珍惜,如果到某一个路口分道扬镳了就相见不如怀念好了,也许你们周周转转还会在相遇,你在接下来的旅程当中也会遇到新的伙伴,如果你不是个孤僻的人,几乎是一定会遇到的吧。

如今我们生活在社交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其实跟大多数是不会老死不相往来的,所以我并不会怪时间和空间,因为你们不再交流是因为你们不想,如果你想交流,微信一秒钟就能发出去一个语音和文字信息,所以对身边人的联系疏密程度都是自己的选择。一些小时候的朋友,中间可能十年没有联系,从新见面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隔阂,一些近在咫尺的人可能莫名其妙的就屏蔽了你的朋友圈。所以在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多是思想和精神上的。

出国前独自去丽江,同行中与陌生人成为同伴,出国前夕与同去的同学成为伙伴,读硕一年当中遇到的知己,一起旅行的朋友,工作中遇到的朋友,华人聚会中认识的朋友,2012年去莫斯科出差与多年不见的初中同学在异国相聚,2013年去北非出差与另外一位初中同学相聚,回国陪先生在各个城市游走时与在不同城市定居的故人朋友相聚,对于我来说,这些短暂的一次次相聚都很美好,所以友情对我来说就是在路上的缘分。

既然是在路上就不必在意什么圈子,人一辈子没有牢不可破的圈子,除非你有着一群跟你一样生活在同一个地方生活没有太大变化的人,前提是你自己的生活也没有变化。有时候偶尔跨越圈子的交流也是很有意义的,多了解一些别人的生活,思想也可以避免狭隘。

隐私意识加强,不喜欢主动打探别人的隐私,也不喜欢别人打探自己的隐私

每次回国被问到私人问题,例如工资待遇,开什么车,住什么房,什么时候要孩子的时候就会开始条件反射式地浑身不舒服。但是鉴于本人比较照顾叔叔阿姨的面子,即使不舒服也会尽量回答,他们也并无恶意,有时候仅仅是好奇而已。不喜欢回答这些问题,这跟自己在哪个阶层,挣多挣少,工作是否光鲜都没有关系。

己不所欲勿施于人,如今自己回国也自然而然不会问别人这类问题,也许别人并不介意我问但是这当是养成了一种社交习惯吧。在和西方人交流当中,人们普遍有共识,一般可以问对方的职业,不过有时候他们也颇为小心,比如通过其他渠道知道对方的老婆移民过来不久,英语不好目前没有稳定工作,会主动回避问她任何关于职业是问题,这是出于一种善意,避免对方尴尬。

女性独立意识增强,更加清晰性别歧视的.概念

没出国之前仅仅觉得内心是想要独立的,但是很多时候会被国内社会环境影响,有些事情觉得就应该男人去承担,在国外生活久了,在独立完成学业,事业上渐趋稳定上升的时候,觉得生活就是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跟自己是否有伴侣是否结婚都没有关系,结婚以后也是一个teamwork,两个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以此获得的尊重是深远的,也是值得的。

这两次回国渐渐发现我们这代人当中不乏优秀独立的女性觉得甚是欣慰。还记得两三年前偶然间读到这边的员工合同法中关于性别歧视的法律规定,才觉得自己以前好像没有受过一样,后来才明白在西方企业里男性员工小心翼翼的原因,即便是你夸赞女性同事都要小心用词防止任何有性暗示的词语,如果你是领导,不能因为对方是女下属而让对方做任何比如倒咖啡或者帮你一个私人的小忙,就更不用说利用自己的权力在女性下属身上谋取利益,在如果对方计较起来,职位很可能就不保了。这些事情在西方社会并不是完全没有,但是并不是被主流价值观接受的。

平等交流意识增强,被鼓励说出自己独立的观点和意见

还在读硕士的时候跟教授讨论论文的时候偶尔说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见而被教授赞赏,这让我印象很深刻,因为教授明显是在极力鼓励学生这样的行为,甚至接受学生挑战他的观点。在其他的社交活动当中跟60多岁的人聊天没有任何代沟,有时候会完全忘记对方的年纪,不过这跟对方的性格有关系,一些不擅长聊天的即便是同龄人也会话不投机半句多,对于一些有良好的social skill的人,年龄根本不是障碍。

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英国几十年前的社会跟现在差距远远小于中国同等时间段社会变革带来的差距,所以上一代人自然跟这一代人的思想差距没有太大,第二西方社会比较崇尚平等,并没有像东亚国家儒家文化的影响,彼此是独立的个体,没后长辈晚辈的概念。比如我们大部门的总裁,时不时转到我们座位附近跟我们聊两句,没有任何架子,没有任何的位高权重。

对西方穷人概念的新理解

由于欧洲社会的高福利,和很多发展中国家以及贫困国家相比,西方没有真正意义的贫困,所以自然对街头一些酗酒吸毒无所事事的流浪者渐渐不再报以任何同情。因为自己来自中国,至少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穷人,所以在英国街头遇到这类人要零钱,从来不给,因为给钱他们可能会去买酒,如果遇到真正需要食物的人会买食物不会直接给钱。

这里有一次亲身经历,我和先生在街上遇到一个眼睛被打肿的人说自己钱包被抢身无分文需要我们帮助,于是我们带他到附近餐厅让其自己点餐,而且提醒他不要点啤酒。谁知道他还是点了一个有啤酒的套餐,结果被我老公鄙视说不能点那个,让他点汉堡和饮料,后来激起了他的情绪,那人开始哭,大概意思是说我就是个垃圾你们还给我买吃的。所以这些人看起来很可怜,但是也是x改不了吃x。自然对于西方极端左翼人群宣扬的这个国家依然有相当比例的的人在贫困线以下,我并不是很信服。因为越是社会底层,越能够享受国家福利最大化,他们至少可以保证有吃有穿有地方住,所以跟中国的穷苦人民没有任何可比性,中国的穷苦人民才是真正值得同情的。

对物质欲望的平常心

没有攀比的环境,自然缺少刺激,你花一万买个包包周一背去公司也不会有人关注,所以钱花的“不值”。在这里优雅体面就够了,不过你始终还是要回国,回国的时候就会有人关注了,鉴于回国时间不长,且忍一忍就好。在欧洲不难买到价格合适但是品质还不错的东西,越发喜欢品质相当但是舒适感、实用感比较强的物品。

西方媒体并不都是公正客观,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学贯东西,

对其他文化有客观理性的理解

纵然自己的后代很大可能会出生在这里在这里受,也一定要培养他们对东方文化有深度了解,仅仅是为了开拓思维,看问题角度多面化就是值得的。欧洲一些年轻人并不乏无知的,对西方以外的世界了解甚少的人,比如被拥独分子误导,被偏颇的媒体(包括BBC在内)误导,比如总书记访英期间,部分媒体总是强调一些根本不足一提的游行人群。当时我人在现场,根本看不到那些人在哪些旮旯角落里,甚至说现场我们这些华人志愿者是大使馆付了钱雇来的,这些明显不是事实。所以一味的相信西方媒体的人是愚昧的,但是鉴于BBC在英国的地位,普通老百姓如果见识缺乏,是佷容易被误导的。

先生读了不少跟中国,朝鲜,日本有关的书籍,思想上早已形成自己对西方以外世界的深刻理解与感悟,所以看到BBC的各类新闻自然有自己的一套理解不会被误导,但是他这样的人还是少数,所以希望后代能从小有这种意识,从小便有开阔的视野,这样对整个人价值观的形成都是积极的。如果自己有一天不能回国干一番事业,希望后代能有这样的机会,哪怕是去交流一年,工作一阵子也是好的。

觉得发达国家的儿童很幸福

自己还没有孩子,不过观察周围无论是华人还是本地朋友的小孩,大部分都可以无忧无虑的成长。空气、水、奶粉食品质量这些就不用多说,觉得不少身边华人在这边出生的小孩也都养的很健康很结实。觉得这边的父母也是很尽心尽力,精心为小孩准备party,不过前提是这边的家长工作生活平衡也比较好,自然陪伴小孩的时间要多一些。在学校里老师一句话都不能说重了,老师地位并不高(当然这也是有弊端的),整个环境都让孩子天生培养比较充足的自信。

虽然西方国家本身也开始质疑其制度,但是我觉得初中之前的孩子还是值得拥有这样的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个阶段对儿童今后的身心健康都极其重要,国内的情况就不多说了,总之比较心疼国内的孩子(并不仅仅是学习负担方面的问题,这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大的环境培养出来的身心健康程度)。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