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是中国晚清时期的重要人物,他在外交、军事和经济等领域有着显著的贡献。关于他为何去越南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缘由

李鸿章为什么放弃越南-李鸿章为什么去越南留学

1、 探索西学李鸿章在初期学习时对西方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希望通过去越南留学了解更多的西方科技知识。

2、 培养人材李鸿章认为培养人材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他希望通过去越南留学提拔优秀的学生,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储备人材。

3、 深化理解李鸿章希望通过去越南留学深入了解越南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情况,以便更好地处理与越南的关系。

4、 谋求政治地位李鸿章在去越南留学之前已在清代政府中担负重要职务,他希望通过去越南留学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

李鸿章去越南留学主要是为了探索西学、培养人材、深化理解和谋求政治地位。

李鸿章一生做过哪些大事?

李鸿章是晚清军政大臣,是晚清的风云人物,所以很多人想了解他,想了解他的主要事迹,所以大家都想了解李鸿章。校易搜将告诉你李鸿章的主要事迹,看看他一生中做了哪些伟大的事情。

李鸿章生平事迹

1823年正月初五1岁,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东乡磨店乡。父亲,母亲李,兄弟姐妹八人,李鸿章排行第二,本名青铜。

李鸿章

1840年,18岁,中年秀才入学。

1844年,22岁的他应顺天府乡试,84名考生被录取。同年,他与周结婚。

1845年,23岁进京赶考,被曾国藩聘为家眷。

1847年,25岁的中学状元,二年级第十三名,中考后改为翰林院庶吉士。

1850年,28岁,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充武英殿编修。

1853年,31岁的他随侍郎陆回乡进行团练。五月,在贺州裕溪口与太平军第一次交战。

1856年,34岁,九月,随福记先后攻克潮县、周等地,后因战功卓著被授予省判官称号。

1858年,36岁赴江西建昌,12月加入曾国藩幕府。

1862年,40岁的李鸿章率十三营淮军到上海;3月任命江苏巡抚,12月实际授予。

1863年,41岁,一月兼任五口通商大臣。上海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的建立是其西化的开始。

1864年,1942年率领淮军各部进入常州,大肆杀伤太平军。清廷赏赐骑都尉一职。

1867年,45岁的李鸿章被任命为湖广总督,还在军营里督剿捻军。

1869年,47岁,2月任湖北巡抚,12月被派往贵州,督办苗乱军务。

1870年48岁——李鸿章生平事迹_提古议今_新浪博客

7月开始办理天津教案,8月调任直隶总督,后兼任北洋贸易大臣。

1871年,49岁,七月,曾国藩与陈兰彬演奏了一场选拔聪明孩子赴美留学的音乐会。

1872年,50岁,6月在武英堂授学士,11月设船投促进局。

1874年,52岁的他于10月与日本签订了《北京专条》协定,结束了日本对台湾省的侵略。

12月,调任大学文华堂。

1876年,54岁的他被任命为全权公使,于6月赴烟台谈判。

11月,福州船政学校学生被派往国外学习。

1879年,57岁的他就琉球事件与美国前总统格兰特会面。

1880年,海军成立,58岁;天津海军学校成立。

李鸿章

1882年,60岁的他在上海报了机织试布局。马建中和法国大使包海就三项越南措施达成一致。

1885年,63岁的他邀约成立天津武备学堂,《中法新约》年4月与法国签约。

1886年,64岁的奕_等人狂妄地到旅顺视察海防。

1889年,67岁的他上书给奕_,详细说明了修建铁路的情况,并提出了修建铁路的建议

日本到了马关议事日程,面对日方提出的苛刻条件,清政府只有“是”和“否”两个选择,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巩俐一直磨到点灯的时候,口干舌燥又要五千万两割,实在达不到目的。他说减两千万两也可以。最后,他甚至含泪向伊藤博文哀求。看到我这把老骨头的脸,他缩小了一点。可以说,他忠实地执行了清廷的信息“得一分则得一分”,但人们不为所动。这老人多可怜啊!日方甚至威胁中方代表能否安全回国,李父子只好在《马关条约》上签字。

李鸿章

据说在签约前的最后一刻,他曾含泪对使团的美国顾问科斯塔斯说“如果谈判失败,只有迁都陕西,与日本长期作战,日本是无法征服中国的,中国是可以无休止地抵抗下去的。日本终将败北,求和平。”也正是因为受到了与马关签约的强烈刺激,李鸿章才发誓要“终身不晒”。两年后,他从欧美国家传教归来,途经日本横滨,再也不想着陆。当时他要换乘轮船,坐船摆渡。当他看到那是一艘日本船时,他拒绝登船。最后,他别无选择,只好在两船之间架起一块木板。这位75岁的老人,又一次在汹涌的海面上,果断地蹒跚而行,慢慢地移动着。

他死后的第二年,吴汝纶赴日求学。看到巩俐谈判时坐的凳子比日本人矮,他感到很难过。他的随行日本朋友要求他留在墨宝。他的书《一个悲伤的地方》。

李鸿章的功过是非

李鸿章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做出了许多让后人记忆犹新的功绩。李鸿章不仅是做人方面十分的有经验,为人也非常豁达和有毅力。在当时面对洋人的时候,表现得不卑不亢。虽然当时大清朝廷的国力急转直下,但是在李鸿章等名臣力挽狂澜之下,也保全当时所有华夏子孙一片安宁所在。

李鸿章的功劳不仅是挽救了当时摇摇欲坠的大清朝廷,也让当时的中国在整个世界上不至于沦为完全的被殖民国家。在当时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清政府十分的懦弱,认为只要给钱就能让八国联军满意,但是李鸿章看破了当时八国联军的阴谋,认为不能一直这么软弱下去。

所以李鸿章特别支持清王朝去建设自己的现代化军队。在李鸿章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建设起了亚洲第一个海军制船场。这一个决定对后来“甲午中日战争”的局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虽然甲午中日战争最后失败了,但是在这场战争中,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不至于让中国成为最弱的亚洲国家。

在这一点上李鸿章的功绩非常的令人骄傲。不仅如此,李鸿章也是一个思想特别先进,非常快速接纳西方思想的人。他推崇去学习西方社会的文化和技术等理念,打破了中国传统认为自己的国家非常强盛,不需要对外交流的理念。这一点,使中国培养了很多的现代化人才,也给后代留下了非常多的思想文化遗产。

李鸿章的是非功过是

作为晚清重臣,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领袖之一,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

一生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病逝于北京。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称为“东方俾斯麦”,慈禧太后视为“再造玄黄之人”。

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死后追赠太傅,晋封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著作收于《李文忠公全集》。

李鸿章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

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战争处于不利情况时曾主动用最小代价来达成和解等,都是他卫国有利的一面。

但后人也多诟病李鸿章曾作出的错误决策。如过于避战和重视海防而愿意牺牲整个新疆放弃疆防;1885年在完胜日本的情况下签订的《中日天津会议专条》。

给予了日本可以派兵进入朝鲜的权利;与日本的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指挥失误导致军舰在威海卫被全歼;中法战争胜利后反而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等。

虽然这些不利条约和做法受制于各种客观条件,但他依然要为这些事件的误国行为承担很重的责任。另外在早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他杀人过多。

这也牵涉到湘军和淮军的整体评价。洋务运动和他的一系列措施并没有改变中国继续沦落,也让他的功劳并不显著。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