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1624年8月27日⑴662年6月23日),南明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荷兰殖民者侵占中国台湾后,在台湾地区坚持抗荷斗争的著名领袖。郑成功在十六岁的时候就去日本留学,并且在日本接受了良好的。

郑成功为什么退守台湾-郑成功为什么要去台湾留学

他曾在日本参加过各种比赛和比赛,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的知识渊博,精通英语和日语,这对他在后来的政治活动和军事活动中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郑成功的留学经历让他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日本的文化和历史,并且他也因此学会了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换和沟通。这对他后来的成功有侧重要的影响。

郑成功收台湾流芳百世,却因“家教”问题,被儿子搅的英年早逝,真的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数不清的爱国英雄留下可歌可泣的悲壮传奇,但伴随他们的也有令人悲愤的冤屈与不甘。那位一代抗清英雄郑成功,大家对其收复台湾的事迹烂熟于心,但反观其不为人知的一面,不仅遭众叛亲离,而且在抑郁中英年早逝,不禁令人难过。

童年阴影,导致郑成功组建部队发动反清复明运动

少年时期的郑成功,正处在明朝政权岌岌可危,政府随时可能垮台的年代。后清军大举入关,势如破竹,明朝的边境遭敌人全面攻陷。

他的家乡福建沿海更是遭到荷兰殖民统治者的破坏,他们烧杀抢夺,无恶不作,给郑成功的童年留下了无法泯灭的阴影,他痛恨世俗的不公,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为家乡百姓报仇。

恰逢自己的父亲郑芝龙被明政府纳入麾下,父亲原本是一群海盗的首领,有了明政府的加持,其海上军事实力越来越壮大,逐渐掌控了福建领域的海上军政大权。

后来明朝摇摇欲坠之时,郑芝龙再三思考之后决定向清军投降,而这个决定引来了其子郑成功的不满,在多次劝说父亲无果之后,他决定组建一支自己的军队,开始反清复明。

在金门和厦门一带,郑成功招兵买马,将想匡复明室的壮汉招进队伍中,并发动了浩浩荡荡的反清运动,一路北上,向泉州、南京等地发动反攻。

由于军粮供给匮乏的原因,起义军被清军击败,不得不退回海上,郑的军队凭借优秀的海上作战能力,一时令清军也拿它没有办法。为了解决军中粮草短缺的问题,军师何斌之向郑成功提议收复台湾并将其作为部队的根据地之一。

收复台湾成英雄,却遭遇一次又一次厄运

1661年,郑成功留下世子留守厦门,自己亲率主力军攻打琉球,很快,岛上的荷兰殖民者就溃不成军,四处逃窜,郑的军队迅速占领了整个岛屿,而郑成功也随之成为了维护祖国统一的民族英雄。

占领琉球以后,郑实行了新政,不仅安抚当地百姓,还指挥部分士兵开垦荒地,为百姓送去劳动力。正当台湾人民的日子越来越好时,郑成功家里却出事了。

郑芝龙被清政府押往北京,拘禁于牢狱之中,并胁迫郑成功归降,数次未果后,残忍的将郑芝龙和其全家上下十一口人全部斩首示众。当此事传入郑成功的耳中,他当场晕厥,并发誓与清政府不共戴天。

可万万没想到,清兵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们一鼓作气,不仅将明兵残余势力打的七零八落,而且生擒了永历皇帝,令郑成功的部队显得独树一帜。

正当郑成功郁郁寡欢的时候,家族里传来了好的消息,世子郑经有了一个大胖儿子,这意味着自己可以当爷爷了。

他欣喜若狂,随即奖励了全家族的人,以及驻守在厦门的士兵们,大家领到赏赐都沉浸在一派祥和之中。但是看似平静的湖面,实则暗藏涟漪。

郑经的这个儿子,并非其正室唐妃所生,自打唐妃加入郑家之后,夫妻俩感情一直不和,经常发生口角之争,所以郑经自然在外面有别的女人。

此人尤其嗜爱比自己年长的女性,而第一个看上的就是其弟的乳母陈氏,在郑家院子俩人经常能遇到,这一来二去的,就发生了地下情,而这个孩子,正是陈氏所生。

这下可把郑成功气的够呛,因为在古代,这种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有违伦理道德和三纲五常。同时郑又是一个刚正不阿,性子刚烈之人,他的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何况唐妃的爷爷唐显悦在信中更是添油加醋,令郑成功恼羞成怒,随即下令要将自己的妻儿,以及乳母和刚出生的孙儿,一股脑全部杀掉。

众将士极力劝阻无果,郑成功在无奈中去世

此消息一传出,立刻震惊了厦门和金门等守卫的士兵,他们联名上书求情,建议郑考虑将陈氏和刚出生的婴儿除掉,但是放董夫人和郑经一条生路。

毕竟这个事件的罪魁祸首是乳母陈氏,而把董夫人和郑经牵涉进来实属有点牵强,再者郑经掌握着厦门沿海地带的兵权,将来必有大用,可以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如果现在将其子就地正法,实在令军心不稳。

将士们的一致反对,没想到并没有起到一定的作用,反而引来郑成功的勃然大怒,他认为众将士竟然敢违抗军令,此乃向他的权威发出挑战,即解下随身的佩剑,交给自己最信任的一名使者,并命他前去执行死刑。

这下士兵们坐不住了,他们一致认为郑成功这番举动太过于鲁莽,是不明智的举动。

经过秘密商议后,他们决定暂时扣押远道而来的使者,并推举郑氏族人郑泰来另立门户,这预示“后郑成功”时代的到来。

可以想到,当郑成功得知自己已经没有号召力的时候,是多么的愤懑和无奈,在交给他的信中说道,众将士自行裁决,从今以后将不再任他调遣,但是军饷依旧会照常发放,这意味着已经将郑的权力给架空了。

1662年五月,三十八岁的郑成功在伤病和悲痛的情怀下英年早逝,,距他成功占领琉球,也才仅仅过去三个月。为何郑的结局如此的悲惨,竟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俗话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郑的身上,正好欠缺两个因素,一是“修身”,二是“齐家”。

缺乏修身和齐家,导致郑成功的悲惨人生

首先是郑经的家教问题和郑成功自身的性格问题。作为郑成功的嫡长子,其个人能力还是受大家认可的,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单独指挥作战能力,都是从小开始培养的,在军营中也是深得军心,但是在家庭生活关系处理中,却显得有些差强人意了。

不仅和正室的关系不合,还存在不伦恋情,同时和多位女性有染,包括其弟的乳母陈氏,再加上另一位乳母林氏,该女子后来还为郑经生下一子。所以从这点看来,其家风和问题确实非常严重,郑母董夫人也难逃其咎。

再者就是郑成功的性格问题,他虽然为人行侠仗义,公私分明,但是有时行事过于偏激,比较固执并不懂得变通。

他不允许自己的士兵有任何异议,要绝对服从自己,但是往往有些忠言逆耳是有益的。但是他非但不听,还与众兄弟据理力争,这显然说明此人办事不够圆滑,虽善于打仗却不懂得人心。

一代爱国英雄郑成功在巅峰时期轰然离世,实在令人惋惜,但是细数其背后的故事,却又能理解其悲惨的命运,或许这就是人生的不完美。

“修身、齐家、治国”这三个条件缺任意一个,即可导致结局的失败,希望后人能吸取郑成功的教训,创造自己圆满的人生,拥有幸福的家庭。

台湾人民为什么敬仰郑成功

明末,海盗郑芝龙被招安。明亡,郑氏在东南沿海一带抗清,看看打不过了,就准备退守台湾,顺便收拾了盘踞台湾的荷兰人,开始称雄台湾。郑芝龙儿子郑成功的战略相当不错,以台湾为据点,不断以强大的战舰骚扰已经统治陆地的清朝。打的旗号是明,封号是延平郡王,这是南明小王朝封的,不怎么值钱。后来郑成功的孙子打着国家一统的旗帜归顺康熙了。

民族英雄-----郑成功(1624-1662)

郑成功,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福松、森,号大木,福建南安县石井村人。其父郑芝龙,是南明隆武朝"建安伯",曾组织向台湾移民,积极开发台湾岛。

1645年(清顺治二年),21岁的郑成功在福州受到隆武帝朱韦健的召见,颇多赏识,被认为本家,赐他国姓(朱),改名成功,因此中外尊称之为"国姓爷"。

1653年(清顺治10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又封他为"延平郡王"。

郑成功的活动是在国内明清王朝交替和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东方的时期展开的。

1646年(清顺三年)秋,清兵进攻福建,隆武帝被生擒,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掌握隆武朝廷军权,在汉奸洪承畴的勾引下,率兵投降了清朝。郑成功反对父亲隆清,率领部下先在广东南沃岛起兵,继而挺进厦门鼓浪屿,1650年(清顺治七年)占领厦门、金门两岛。以后与清军展开不断的战斗,逐步收复了福建漳、泉地区,并控制了北至浙江舟山,南至广东潮惠的东南沿海地区。

1659年夏,郑成功率水师10余万北上,经舟山溯长江,连克瓜州、镇江等城。

7月围攻南京,误中清江南总督郎廷佐的强兵计,折兵回厦门。翌年,清军分三路进攻厦门,被郑成功击退。郑成功在坚持抗清的同时,又和侵占我国领土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展开长期的斗争。荷兰殖民者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侵占了我国的台湾,对台湾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并不断骚扰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激起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

1652年(清顺治九年),台湾爆发了以郭怀一(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旧部)领导的抗荷武装起义。

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郑成功为了抗议荷兰殖民者在海上的掳掠,曾下令禁止商船到台湾贸易,在经济上给荷兰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

1661年4月,郑成功令长子郑经防守厦门,新率战舰120艘,将士25000余人,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进收复台湾。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 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嵌楼"。在近一年的争夺中,荷军伤亡近2000人,损失惨重。

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

郑成功于1662年旧历五月初八因病逝世于台湾,终年39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