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毕业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在2019年中澳战略对话上,作为发言佳宾的他身着一身笔挺的西装,面带微笑地站在台上,成为现场最闪亮的一道风景线。这次活动让他有机会与各国政要进行了深入交换,并表示“澳中关系将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马东在澳洲哪个学校-马东澳洲留学什么大学

马东“多次归零的人生”成就了今天的我

文|沈公子

《乐队的夏天》第二季前段时间落下帷幕,这档以乐队表演为主要内容的综艺,一经播出,就在年轻人中掀起一股巨浪,原本小众的摇滚乐,得已进入大众视野。

马东身为节目出品人,功不可没。在《乐队的夏天》播出之前,更多人知道马东是因为现象级综艺节目《奇葩说》。

《奇葩说》舞台上的马东讲话既有深度、又机智幽默,我们可能不会想到,这个胖嘟嘟的中年男子,曾经是个IT男。然而IT专业出身的他并没有一条道走到黑,而是经历了人生的多次归零。

从计算机从业者,到主持人、制片人,到央视春晚导演,到爱奇艺首席内容官,再到自己创业。真是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当很多人千方百计追求一个安稳生活的时候,马东却追求着人生的不断归零。

他说人生只活一次,尽量多体会一些角色,才能增强心中的幸福感。

01

1968年的圣诞节,马东在哈尔滨出生。这孩子没有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因为他的父亲是马季,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相声大师。

马东是在父亲光环下长大的,这是他的宿命,大家都管他叫“小马季”。学校里,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有事没事总喜欢让他说上一段。

有意思的是,马季对儿子的要求并不算高,只要好好学习,找份靠谱的工作就行,但相声除外。他不希望子承父业,也压根儿不认为儿子是说块相声的料。

“回顾我从事相声的经历,其中的磨难、磨砺啊,真够我受的。我不希望儿子重蹈我的覆辙,走我这条路。”马季不无辛酸地说。

他最想看到儿子每天穿着西装,提着公文包满世界跑。多年以后,马东开玩笑说“我现在真的变成这样了。”

都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上世纪80年代,18岁的马东也按捺不住骚动的心,漂洋过海来到澳大利亚留学,并且很有远见地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出不意外的话,他将走上成为一名牛X程序员的道路。

初到澳洲的马东,像是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大城市的灯红酒绿,让从当时还很贫穷的中国走出来的马东,如同一个乡巴佬。为了能生存下去,他必须去打工。

早晨当办公室清洁工,白天上学,晚上再去餐馆打工,周末要还揉皮子做袋鼠睾丸袋。这感觉,就像一个农民来到城市打工,却一直活在社会的边缘。马东深切地尝到了漂泊异乡的艰辛和无助。

在澳洲,偶然一次机会,马东看到台湾“名嘴”胡瓜主持的脱口秀节目《金曲龙虎榜》,一下子就被迷住了,他头一次知道原来电视节目还可以这样主持。

这名IT男深埋在骨子里的文艺情怀被唤醒了。他决定回国,然后转行。

他立马拨通了老爸电话,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马季老先生吓了一跳“你都27啦,现在转型还来得及吗?”

面对父亲的质疑,马东选择坚持自己的想法。

02

1996年,澳洲生活十年的马东毅然回到了北京,并进入到北京电影学院电视专业学习。在学校里,他一边学做节目策划,一边客串主持人。

身边的朋友认定他是块做主持人的料,马东却以为朋友是在讽刺,反击道“你才能当主持人呢!”在他看来,主持人那是帅哥美女才能当的,自己一个体重190的胖墩,去当主持人,怎么看都是个笑话。

事实证明,这个玩笑马东是开定了。

30岁那年,马东遇到了来京的湖南电视台台长曾凡安,曾台长聊到台里正在筹备一档谈话类节目《有话好说》,马东一听就来了兴趣,毅然决然进入湖南电视台参与这档节目。

《有话好说》这档节目,关注社会事件,揭露背后存在的社会问题,实属业界良心。马东和团队认真找选题,做策划,最后他意外地被推上了主持人的位置。

事到临头,马东只能硬着头皮上了,然而刚开始的主持表现生硬,连导演都忍不住吐槽“你这个棒槌!”

好在经过一段时间训练,马东总算顺利把节目主持下来了。

节目一经播出,社会反响强烈,还屡获台里的嘉奖。

马东也因此与窦文涛、崔永元一起,被誉为“中国脱口秀的三驾马车”。

《有话好说》一做就是一年半,直到有一期做了同性恋话题,节目惨遭停播。同性恋在当时属于敏感话题,节目播出后,有媒体评论“阴风习习”,还有的说“你们疯了吧”。

倾注了那么多心血的节目,说停就停,马东无疑遭受了一次晴天霹雳。从那以后,他就成熟了。

多年以后,马东回顾此事,他笑说 “现在回想起来是没有分寸,不怪别人,做早了就是先烈,做对了点儿就是先进。”

03

2001年,马东从湖南回到了北京。当时,央视综艺节目《挑战主持人》主持人空缺,凭借《有话好说》积攒了些名气的马东成了节目组重点考虑的人选。马东连连推辞,说自己做不了综艺节目。

最后,马东还是被说服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录了四期,结果表现不佳,网上骂他的人不少。

他和制片人金越说“我干不了综艺,别让我干这个了。”金越说“我就想击碎你,有什么不能干的?”面对领导的强硬,马东只能再次发挥“硬着头皮”的精神坚持下去。

应了那句老话 人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自己潜力有多大。

后来,马东在主持《挑战主持人》这条路上越来越驾轻就熟,他特有的幽默和智慧总能给电视机前观众带来欢声笑语,节目收视率也是节节高升,在央视综合类节目中名列前茅。

看到儿子取得的出色成绩,作为父亲的马季可谓是笑得合不拢嘴了。每次碰到熟人,他都忍不住和人提起“我是‘名嘴’马东的父亲马季,现在我沾儿子的光了!”

我沾你光长大,你沾我光变老。这真是一个美好动人的故事。

2006年12月,马季去世,心情低落的马东无心综艺,于是,他含泪告别做了7年的《挑战主持人》。

之后,马东把精力都放在了《文化访谈录》这档节目上。在当时,文化栏目就像是一块烫手的山芋,谁做谁死。马东却有“偏向虎山行”的勇气。

“在大众传媒时代,我知道做文化栏目吃力不讨好,但作为国家电视台,央视不能缺少文化栏目,做这个栏目我就是想证明一下自己。”那时的马东,是妥妥的一位深刻探讨人性与社会的访谈节目主持人。

2009年,春晚总导演郎昆找到马东说“做电视文艺,没跟过春晚是一种遗憾,你愿不愿意到春晚里来锻炼下?”

马季是春晚最早的策划人,身为儿子,马东觉得应该去体验一下父亲当年的工作。然后,他就成了那一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总导演。他还登上春晚舞台,表演了相声《新五官争功》,以此表达对父亲的深深敬意。

2011年,马东再次成为春晚语言类节目总导演。

“我父亲不会想到有一天我会成为春晚导演,也不会想到我唯一说的一次相声是在春晚的舞台上。”马东说。

人生有时就这么出人意料,谁也不知道生活的下一颗巧克力是什么味道。

04

就在个人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2012年9月,44岁的马东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离开央视。

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人难以理解马东的这个决定。就连央视两任台长都先后多次找他谈话,“你在中央电视台不是没有发展,为什么要选择走?”

马东的回答很简单 “我想换一种生活方式。”

这是他内心的声音。

离开央视后的马东,积极思考着未来的出路。

在当时,作为电视人,他敏感地觉察到了信息传播渠道的变化,互联网正在成为一种崛起的传播方式。

马东决定放下自己的电视专长,转而加盟了爱奇艺,在这个互联网企业里担任首席内容官。

再一次任性选择“归零”,马东给出的理由是“这是一个正在上升的、充满未知和挑战的行业,关键是我有挺强的好奇心,我特别想知道这样的创业公司是怎么运作的。”

进入新行业困难自然少不了,“最初的6个月,很多东西都需要同事来教”,企业的工作效率也比体制内高很多,他必须尽快去适应。

作为公司分管内容的高层管理,马东得同时扮演文化人与商人双重角色,他要对很多投资项目做出市场判断,这又是一个全新的巨大考验。

为此,他来到天津卫视,和老搭档张绍刚一同主持一个投资节目,在那里结识投资人,学习如何投资。

2015年,马东从爱奇艺辞职,创办米未传媒,出任CEO,专注互联网内容领域。又是新的开始,又是新的挑战!

对于马东的不安分,有人忍不住跳出来质问“你这样是不是有点作?”

马东笑了笑,云淡风轻地说“是啊,人活一世,不作没劲。”

05

进入互联网领域的马东,十分清楚“得年轻人者得天下”的道理。

为此,他有意地疏远身边的同龄人,转而和年轻人“鬼混”在一起,这样每天接触的东西都能刺激自己,思想才能一直保持鲜活。

“这个公司基本没有人拿我当人,每一个人都极尽挖苦之能来对待我。”他觉着挺好,这是他想要的,和年轻人打成一片。他经常自称“出生在60年代的90后”。

2014年,作为“年轻人”的马东做了一个年轻人的节目《奇葩说》,里边许多辩题是关于当代年轻人的焦虑、选择与困境。

节目里,人到中年的马东穿着洋气,幽默睿智,金句频出,一边敲着小木鱼,一边充当着定海神针,始终把握说话的底线,掌控节目的全局。

《奇葩说》因兼具思想性和娱乐性而大受年轻人的欢迎,成为现象级综艺节目。

第一季上线,总播放量2.3亿,冠名总投入5000万,创下当时互联网综艺节目的最高冠名收入。到了第五季,广告收入已经达到了不可思议的15亿元人民币。

而刚刚结束的《乐队的夏天》,毫无疑问,又是马东和他团队打造的一个爆款综艺节目。

如今的马东,已是多个爆款节目的创造者,估值二十多亿内容生产公司的掌管者,同时还是最新一期湖畔大学的学习者。

名与利,马东微笑收入囊中。

马东的华丽转型,让人击节赞叹,更让人钦佩不已。

他曾说“我的人生好多次归零,我26岁从澳洲回到中国,归零;从湖南台回到北京,归零;2004年我开始做《挑战主持人》制片人,2006年我做大赛,后来不做了,在综艺这块归零;然后离开中央台,我又归零。我喜欢这种感觉,我觉得这么活着才有意义。”

追求安稳的生活,顺应生活的惯性,不见得一定是坏事。

但有些人生来就无法忽视内心声音,折腾是他们的宿命。

当因为现实的种种原因,而不敢迈出追随内心的第一步时,马东“多次归零”的人生或许能给到我们一些勇气。

—完—

部分

参考资料

《人物》马东,钝器锋利;马东,慢火烹茶

《最人物》“奇葩说”马东的处世哲学

《十点人物志 》聪明人马东,这次为什么“变笨”了?

《十三邀》许知远对话马东

来自《人物》、网络

郭德纲的「伤情最是晚凉天」的定场诗出处是哪?

4月10日晚,《王牌对王牌》第六季播出第11期,请到张绍刚、马东、他、杨澜和杨迪五位节目节目主持人。相对于以往千篇一律的节目环节,这一期节目节目主持人星光盛典终于有着一些变化,都是语言表达能力和口才与演讲方面的磨练,笑点和亮点同飞,可以称作这一季节目到目前为止看的一期。

四个环节笑点不断

这期节目共设置了五个环节,依次为传声筒、口若悬河、转弯抹角、新闻播报不NG和最后的辩论会。五个环节都重点围绕对语言表达能力、眼界和口才与演讲的磨练。王牌家族和节目节目主持人队正中间的PK可谓是火花四溅、笑点不断。

两个外籍人员参与

第一个传声筒环节以往的节目中每一期也全是有,可是之前都是依据肢体语言来传输语汇,而这一次的广东话、陕西话和艰辛语汇用英文都是在给特邀嘉宾出难题的激发出笑点。更艰辛的是每一组游戏中还加上了两个外籍人员参与,进一步提高了游戏难易度。虽然所有游戏架构必然趋势,可是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磨练或者为节目造成一些艺术创意。

这期节目语汇让人笑到腹痛

口若悬河则是磨练特邀嘉宾们的成语英文词汇量,沈腾的演出再一次变为所有环节笑点的重要,从驾轻就熟到马东说出的名垂千古,一个个并不适度的语汇让人笑到腹痛,节目节目主持人队的加上,让节目的笑点从人体变为语言表达能力,是这一期最获得成功的一点。

沈腾裸露眼界薄弱翻车了

转弯抹角环节,每一个人相符合一个语汇,依据其他特邀嘉宾的被上诉人做出辨别,这一环节展现了杨迪的跳跃性思维,意想不到他快速就能猜到本身头上的二字是吴彤。沈腾裸露眼界薄弱环节,杨澜基本功训练太踏踏实实和过去节目集中在幽默搞笑和特邀嘉宾间的喧嚣不一样,这一期对语言表达能力和口才与演讲的呈现,事实上也是对特邀嘉宾眼界的磨练,每一个环节都是语言表达能力工作能力、知识储备的铺路石,而作为幽默搞笑担当的沈腾经常“车翻”,裸露了本身眼界的薄弱环节。

沈腾英语很差

比如第一个“传声筒”环节,第一棒的沈腾要用英文“骨质疏松”这个词。除非是是学的是英文专业,要不然这一医药学上的专业语汇确实不太很容易说出来,沈腾的思维逻辑是晒不上自然光,人体骨骼便会愈来愈不大好,关节疼、站不住。却不知道由于他的英文基本上很差,没能提供出一切一个有用的英文语汇,因而 传到最后早就完全解决了本意。最开始想告之另一方是四个字,但沈腾只需说four,就讲出不到word这个词。

沈腾两个单词搞混了

骨质疏松最重要的一个词是人体骨骼,英语词是bone,这事实上是英语里的高频词汇,中学的英语教学内容里入校过,但沈腾完全没有英语基本上,甚至连everyone和everyday都能搞混,导致这一轮猜词失败,倘若沈腾能说出bone这个词,再互相配合骨质疏松的表演后面的特邀嘉宾理应就能猜到。

沈腾英文词汇量储备不够、沟通协调能力较差。

口若悬河环节一样如此,和沈腾拍挡这些年,贾铃掌握他会是怎样的具体表现,因而 慢慢就接种疫苗,说“一会儿你也就看腾哥怎样硬拗吧!”果然,在“好朋友借钱不还”这一题目上,沈腾竟然讲出“耳鬓厮磨”这一四字成语,最后要用撕下耳鼓膜的称呼圆回家了,不消除点燃是为了更好地能够更好地依据这一语汇和贾铃互动交流沟通交流幽默搞笑,但高些的几率是沈腾英文词汇量储备不够、沟通协调能力较差。

新闻播报不NG中,沈腾再一次“车翻”,他那一段蚕与蝉的文字,磨练的就是平翘舌字母发音,节目组不言而喻是为了更好地能够更好地从这之中挖掘笑点,掌握沈腾是北方地区人到平翘舌这种层面是薄弱环节,因而 有心将这一段广告文案派给他,沈腾则没送所有人寒心,无法辨别蚕与蝉的平翘舌。但是迫不得已认可,沈腾进到表演行业这么多年,期限内也出演过一次次歌舞剧,照理说普通话水平理应过关才对。

马东的英文水平和眼界与沈腾相反

与沈腾相反,在好几个环节中,马东和杨澜都让人看到了他们的眼界。在传声筒环节,马东和杨澜都能用英文和老外口若悬河,马东不上18岁就到澳洲留学,海外待了十年,英文自然不低。而杨澜高等院校时主学的就是英文,并且还去宾夕法尼亚大学国外留学,英文十分强劲。

腾吐槽节目没艺术创意,他发言让人泪奔

新闻播报不NG环节,娜扎分到的是复杂的字新闻稿,里面发生了魍魉魑魅、耄耋、饕鬄等复杂的字,也是有“囹圄”等容易读错的字眼。读这一段新闻稿确实很容易车翻,不论是不认识或者念错全是会被粉丝们嘲笑文化创意基本功训练不够。在学之前,娜扎也是有一些字不认识,先和其他特邀嘉宾沟通交流明确。这一部分会发现杨澜确实掌握所有的复杂的字,并且还能精准讲出寓意。沈腾吐槽节目没艺术创意,他发言让人泪奔这期节目果然让大家看得开心得合不上嘴。

他们表露出了沈腾的不满意和万般无奈,纵观六季《王牌对王牌》,前三季豆瓣网都没能升高7分,第四季有着沈腾的代理加盟,评分保证7.4,而沈腾毋庸置疑的变成了节目的重要。因为有他在,一直到第六季,评分仍然能稳定在7.4。却不知道对于跌打损伤的节目主持人主力阵容、一成不变的游戏环节,沈腾肯定是不满意的,但他只是节目节目主持人,并并不是电影导演也不是著名导演,王牌对王牌只是他的工作上,他没有办法去变更那般的现状,仅有在节目中不留情面的吐槽。

这首诗出自马季的儿子马东之手,是他在澳洲留学期间失恋时写下的伤感作品,原诗收录于1995年出版的《马季传笑洒人间》第十一章,诗名《无题》。后被郭德纲用做定场。此诗借景喻人,表达马东当时失恋后的落寞孤寂之情。

郭德纲的《以德服人》最后一期,郭德纲指着马东亲口说“这首定场诗你们以为谁写的,就这位爷当年在澳洲念书失恋写的。”当时节目上字幕写着著名“唐诗”广流传,原是马东绝情书。

马东,1968年12月25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爱奇艺前首席内容官、米未创始人CEO、制作人、主持人。

1996年从澳大利亚回国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电视专业,1998年进入湖南电视台,在朋友的鼓励下,开始主持谈话节目。主持过《有话好说》,2001年进入中央电视台担任CCTV-3《挑战主持人》制片人、总导演、主持人。

2011年担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