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为何可以去越南留学”是一个历史相干的问题。据史书记载,李白是唐代时期的一名著名诗人,他的家世背景和家庭条件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让他出国留学。因此,“李白为何可以去越南留学”这个问题可能其实不成立。但是,如果是指他曾在越南留学过,那末这多是由于他在唐代时曾去过越南,并且在那里学习了一些东西或留下了甚么足迹。但是,目前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表明李白曾在越南留学过。

李白为什么要回去读书了-李白为什么可以去越南留学

唐朝号称有数万留学生,他们都来自哪里?

这些留学生来自亚洲诸国,通过七条主要路线到达西北内陆。

首先说一个很有意思的一个概念,“留学生”这个词就出现在中国的唐朝时期。

当然了,它的发明者是当时的日本政府。日本政府把跟随遣唐使来到中国的留学生分成两种,一种是跟随遣唐使到中国,然后再和遣唐使一起回国,这种学生叫做“还学生”。还有一类是到了中国之后长期居留在中国学习,这种人叫做“留学生”。

唐朝的文化发达,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亚洲各国的文化交流中心。日本、新罗、高丽,百济,就是今天的朝鲜地区,包括今天的尼泊尔、印度、越南,柬埔寨、印尼、爪哇,缅甸和斯里兰卡,都有大批的留学生在长安留学。

在所有的派遣留学生的国家中,派遣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次数和人数最多的国家是日本,早在隋朝的时候,日本就拍了两批留学生和前随使团来到中国,在唐代之后日本又正式派遣遣唐使来过13批留学生,有的留学生甚至要留学二三十年,比如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

其中阿倍仲麻吕,汉名叫晁衡,学成之后留在了长安,他先后在中国生活了54年,最后甚至是死于中国,他在中国的时候还和李白这些大诗人,结下了很好的友谊。又一次传闻晁衡遇难,李白写诗纪念这位好友,最后证实是一场乌龙。

在盛唐时候的长安人口号称有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市,当时居住在长安的外国人有几千人,那么在国子监学习的留学生一般有几百名,所以题目里面提到的所谓10万留学生这个数字,肯定是不准确的。

那么再介绍一下,当时的留学生的管理制度。

当时的留学生归谁管,归鸿胪寺管,鸿胪寺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唐朝的一个外交部,他不但是,外交的事务性部门,也是外国留学生的一个管理的机构。外国来唐朝留学的学生必须在鸿胪寺进行学籍的登记,按照规定,然后由唐朝供给学生生活必需品,同时接洽上课的事宜。

鸿胪寺是留学生的管理机构,那么国子监就是留学生的机构。

外国的留学生一般都是在安排在国子监学习,刚来的这些外国学生因为中文水平比较差,所以派一些人进行辅导。留学生也分为学问生,请益生和还学生三种。想要长期留学和深造的叫学问生;来中国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和造诣的,来进修的这些人叫做请益生。还有一种就是跟随遣唐使一起来再一起回去,这种叫做还学生。各国留学生除了学习传统的经学,文学,法律等学科之外,还有一些人专门学习中国的艺术和一些工匠工艺。比如日本有人来学习中国的书画,学习中国的中医,这些唐朝先进的文化和技艺带回国家之后,也促进了各国的这些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发展。

最后一个问题,当时这些人是从哪里,通过什么样的一个交通方式来到长安的呢?

唐代的陆路和海路都是四通八达,东北有很多的线路可以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向西有丝绸之路的扩展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可以到中亚、阿拉伯、红海,向南可以到南洋诸岛。

在《新唐书地理志》中就记载其入四夷之路与关戍走集最要者七一曰营州入安东道,二曰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三曰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四曰中受降城入回鹘道,五曰安西入西域道,六曰安南通天竺道,七曰广州通海夷道。

七条道路到中国,条条大路通长安

李白王维和遣唐使晁衡的交往诗词见证的友情

哭晁卿衡原文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哭晁卿衡翻译及注释

翻译日本友人晁衡卿,辞别长安回家乡,乘坐帆船远去东方回蓬莱群岛。晁卿如同明月沉大海一去不返,思念你的心情如同苍白的云彩笼罩着云台山。

注释 1晁卿衡即晁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又作安陪仲麻吕),《旧唐书·东夷·日本国传》音译作仲满。公元717年(日本灵龟二年,唐开元五年),来中国求学。改姓名为朝衡。朝通「晁」。卿尊称。

2帝都指 唐朝 京城长安。

3蓬壶指蓬莱、方壶,都是神话传说中东方大海上的仙山。此指晁衡在东海中航行。

4明月喻品德高洁才华出众之士,一说是月明珠,此喻晁衡。沉碧海指溺死海中。

5白云据说有白云出自苍梧入大梁。苍梧本指九嶷山,此指传说中东北海中的郁州山(郁洲山)。相传郁州山自苍梧飞来,故亦称苍梧(见《一统志》)。此句意谓悲愁的云雾笼罩着大海和苍梧山。

哭晁卿衡赏析

此诗载于《全 唐诗 》卷一百八十四。下面是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常振国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诗的标题「哭」字,表现了诗人失去好友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籍的真挚感情,使诗歌笼罩着一层哀惋的气氛。

「日本晁卿辞帝都」,帝都即 唐代 京都长安,诗用赋的手法,一就直接点明人和事。诗人回忆起不久前欢送晁衡返国时的盛况唐玄宗亲自题诗相送,好友们也纷纷赠诗,表达美好的祝愿和殷切的希望。晁衡也写诗答赠,抒发了惜别之情。

「征帆一片绕蓬壶」,紧承上句。作者的思绪由近及远,凭借想像,揣度著晁衡在大海中航行的种种情景。「征帆一片」写得真切传神。船行驶在辽阔无际的大海上,风浪上下颠簸,时隐时现,远远望去,恰如一片树叶飘浮在水面。「绕蓬壶」三字放在「征帆一片」之后更是微妙。「蓬壶」即传说中的蓬莱仙岛,这里泛指海外三神山,以扣合晁衡归途中岛屿众多的特点,与「绕」字相应。同时,「征帆一片」,飘泊远航,亦隐含了晁衡的即将遇难。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这两句,诗人运用比兴的手法,对晁衡作了高度评价,表达了他的无限怀念之情。前一句暗指晁衡遇难,明月象征著晁衡品德的高洁,而晁衡的溺海身亡,就如同皓洁的明月沉沦于湛蓝的大海之中,含意深邃,艺术境界清丽幽婉,同上联中对征帆远航环境的描写结合起来,既显得自然而贴切,又令人无限惋惜和哀愁。末句以景写情,寄兴深微。苍梧,指郁洲山,据《一统志》,郁洲山在淮安府海州朐山东北海中。晁衡的不幸遭遇,不仅使诗人悲痛万分,连天宇也好似愁容满面。层层白色的愁云笼罩着海上的苍梧山,沉痛地哀悼晁衡的仙去。诗人这里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写白云的愁来表达自己的愁,使诗句更加迂曲含蓄,这就把悲剧的气氛渲染得更加浓厚,令人回味无穷。

诗忌浅而显。李白在这首诗中,把友人逝去、自己极度悲痛的感情用优美的比喻和丰富的联想,表达得含蓄、丰富而又不落俗套,体现了非凡的艺术才能。李白的诗歌素有清新自然、浪漫飘逸的特色,在这首短诗中,读者也能体味到他所特有的风格。虽是悼诗,却是寄哀情于景物,借景物以抒哀情,显得自然而又潇洒。李白用「明月」比喻晁衡品德非常纯净;用「白云愁色」表明他对晁衡的仙去极度悲痛。他与晁衡的友谊,不仅是盛唐文坛的佳话,也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历史的美好一页。

哭晁卿衡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郁贤皓《李白选集》「此诗乃天宝十三载春夏间在广陵(今江苏扬州)遇见魏颢,闻晁衡归国时遇暴风失事的消息后所作。」

中日两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交往,到 唐代 形成了文化交流的 *** 。据史书记载,日本派来中国的遣唐使不下十三次,每次都随带遣唐学生(留学生)多人来中国学习。晁衡就是随第九次遣唐使来中国的日本学生。

晁衡于公元717年(唐玄宗开元五年)来到中国求学,改姓名为晁衡。卒业后长期留居中国,历任司经局校书、左拾遗、左补阙、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等职。在此期间,他与当时著名的文士广泛交往,与李白、王维、储光羲等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公元753年(天宝十二载)冬,任秘书监兼卫尉卿,以 唐朝 使者的身份随日本访华的使者籐原清河等人分乘四船回国,在琉球附近遇风暴,与其他船只失去联系。当时误传晁衡遇难,其实他漂流到安南驩州(治所在今越南荣市)一带,遇海盗,同船死者一百七十余人,独晁衡与籐原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载)辗转回到长安。当时误传晁衡已溺死,李白便写下这首诗来悼念他。

诗词作品 哭晁卿衡诗词作者唐代 李白诗词归类 写景、哀悼、惜别、友情

沈鸿鑫/文

贞观开元时期是唐朝盛世,日本为学习中国文化依旧源源不断地向中国派遣遣唐使,这些遣唐使中有一人非常具有代表性,他就是晁衡。晁衡和李白、王维友谊深厚,李白和王维都曾题写诗词赠予这位日本友人。

盛唐的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日本就是其中之一。日本的有识之士有意效仿和吸收中国的文化,七世纪初,日本圣德太子开始在派遣遣隋使、留学生、学问僧到隋朝学习中国文化,到了唐朝,这种活动就更加频繁。晁衡是遣唐使中比较突出的代表。晁衡原名阿倍仲麻吕,唐时译作仲满,他的父亲是中务大辅船守。在元正天皇灵龟二年(716年),十六岁的阿倍仲麻吕作为遣唐留学生到达中国,抵达长安时在717年,即唐玄宗开元五年。阿倍仲麻吕始入唐太学读书,由于他聪颖好学,才思非凡,尤工诗文,不久中了进士。他与王维、李白等中国诗人交谊颇深,过往甚密,他送过衣裳给李白,李白在《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一诗中曾有“身着日本裘,昂藏出风尘”的诗句,在“日本裘”句后并有注云“裘则朝卿所赠,日本布为之。”晁衡深得唐玄宗的赏识,曾授与左补阙、左散骑常侍、镇南都护等官职,后来又授予秘书监兼卫卿等要职。阿倍仲麻吕在中国改汉名为晁衡,又作朝衡,字巨卿,还入了唐朝的国籍。他在中国一直生活了三十余年,历仕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他长期旅居中国,也常常怀念故国,他在一首题为《长安望月》的诗中写道

辽阔长天玉镜升,仰首遥望动乡情。犹是当年春日月,曾在三笠山顶明。

诗中的“春日”是地名,指奈良市东部的春日山、高圆山的西麓一带。三笠山是日本的山名,一说为现今之若草山。这首诗抒发了他追思故国家园的浓重情怀,也表露了他迫切的归国之心。

唐天宝十年(751年),晁衡在长安遇见了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他就急欲随藤原回国探亲。他的要求得到了玄宗的准许。他写了《衔命还国作》一诗

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

伏奏违金阙,騑骖去玉津。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

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这首诗抒写了晁衡既怀念故园,又流连大唐的矛盾心理。此诗后被收入《全唐诗》卷七百三十二。

晁衡临行时,长安的友人纷纷为他送行。玄宗、王维、包佶等人还作诗赠别。王维写了《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的诗相赠,诗曰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岛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在当时的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下,横渡大海去到日本,是一件生死难以预料的冒险行为,王维在诗中就写出了他的迷茫和担忧,字里行间漾溢着他对晁衡深厚诚挚的友情。

在《全唐诗》里,我还查到了诗人包佶的一首送别诗《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东归》

上才生下国,东海是西邻。九译蕃君使,千年圣主臣。

野情偏得礼,木性本含仁。锦帆乘风转,金装照地新。

孤城开蜃阁,晓日上朱轮。早识来朝岁,涂山玉帛均。

包佶在诗中对晁衡的才学、人品称赞有加,对他渡海一事,包佶要比王维乐观一些,色彩也较为明丽,还希望晁衡探亲后,早日回到唐朝。

藤原与晁衡先由陆路从长安到苏州,然后在苏州乘船出发回日本。不幸船至琉球,海上忽遇风暴恶浪,船舶漂流到了越南。公元753年,在长安误传出他们所乘舟船倾覆遇难的消息。李白等朋友们听到晁衡遇难的噩耗后,十分悲痛,李白写了一首《哭晁衡》的诗,诗云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悟。

诗中的“蓬壶”指传说中的蓬莱仙山,“明月”是比喻晁衡品格的高洁。“苍梧”,山名,传说在东海中。这首诗言辞哀婉,情恳意切,表达了李白对这位诗友深切的追怀与哀悼之情。古代讯息闭塞,类似此类误传时常发生,郑板桥就听到过误传袁枚去世的消息,特地作诗悼念,后来袁枚与郑板桥在邗江相见,袁枚赠诗中有“底事误传坡老死,费君老泪竟虚弹”的诗句。晁衡后来活着又回到长安,朋友们惊喜交集,破涕为笑。晁衡于代宗大历五年在长安去世。日本也给予他正二位的官衔。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江苏镇江市对外友协、日本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等单位在镇江北固山上树立了一座大理石的诗碑,碑上镌刻着晁衡的《望月望乡》诗,由赵朴初题写碑额,书法家沈鹏和日本书道院院长田中冻云书写诗文。这座诗碑成为这段佳话的记录和见证。(沈鸿鑫)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