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字少青,1908年5月7日生于江苏丹阳,原籍浙江绍兴。是翻译家、文艺评论家。精通英法两国语言。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毕业。曾任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

傅雷在法国留学都学了什么课程-傅雷在法国留学都学了什么

1932年赴法国巴黎留学,前后就读于巴黎音乐学院和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在法国期间,他创作了许多散文和小说,并将《欧也妮·葛朗台》、《约翰·克里斯朵夫》等大量外国文学作品译成中文,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翻译事业的开辟者之一。

他的代表作有《傅雷家书》、《人间词话》、《世界文明史》等。

傅雷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号怒庵,生于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

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

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其有两子傅聪、傅敏,傅聪为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钢琴家,傅敏为英语教师。

扩展资料

傅雷人物观点

对于八股文风,傅雷这样说道,“一个知识分子不善于思考,不勇于思考,感觉不灵敏,好奇心不强,就不称其为知识分子,更谈不到钻研学问。何况思想懒惰与感觉麻痹还牵涉到遇事认真负责的问题,从而牵涉到人生观与世界观。”

对于艺术,人生,傅雷这样说到,“先做人,其次做艺术家,再次做音乐家,最后做钢琴家”。

对于孤独,傅雷这样对傅聪说到,“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你永远不要害怕孤独,你孤独了才会去创造,去体会,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傅雷

请告诉我傅雷的生平

《傅雷家书》主要写的是傅雷在国外学习期间,给儿子傅聪跟儿媳弥拉的书信内容,傅雷在疼爱孩子的同时,也不忘对他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全方面的的故事。

《傅雷家书》主要内容

1、傅雷的爱子情深

对于长大的儿子,希望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孩子远离身边。父母辛辛苦苦,一步步将儿女哺育成人,儿女成才之际,亦是离开屋檐独飞之时。作为父母,既为他们而高兴,也为此伤心难过。作为我们应该体会、理解父母的苦心,报答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

2、傅雷对儿子的鼓励

傅老师对儿子的录音,作了精细的分析,以及客观的赞赏。并且提到了对儿子的希望。既体现出自己对孩子的肯定,让其有努力拼搏的决心,以及会成功的信心。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给孩子指明前进的路线。

3、傅雷的嘱咐

面对社会千变万化,该如何应对,作为父母百感交集。希望用自己走过的经验,告诉儿子少走怨路。父母走的弯路,都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他们都希望子女能比自己过得更好。

4、母亲的关心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要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母亲告诉他如何处理自己感情与事业的问题,让儿子明白着重点是哪里。

5、傅雷爱子心切

离别之时,傅雷自责对儿子的管教严格,手段太过严厉。傅雷反思在儿子幼时,严加管教、一丝不苟,“残忍地虐待”了儿子傅聪。傅雷只是想“严父之下出才子”罢了。

傅雷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号怒庵,生于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中国翻译家、作家、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

傅雷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

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

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傅雷在“文化大革命”之初,受到巨大迫害。

1966年9月3日凌晨,愤而离世,夫人朱梅馥亦自缢身亡。

他的全部译作,经家属编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成《傅雷译文集》,从1981年起分15卷出版,现已出齐。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傅雷家书》主要内容,感谢阅读。

傅雷(1908-1966),一代翻译巨匠。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他多艺兼通,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均显示出独特的高超的艺术鉴赏力。

1957年被打成“右派”,但仍坚持自己的立场。“文革”中因不堪忍受污辱,与夫人朱梅馥双双含冤自尽,实现了文格与人格的统一。

1924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附中。次年参加“五卅”运动,1927年赴法国巴黎大学文科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

1931年春应“意大利皇家地理学会”邀请,在罗马发表题为《国民革命军北伐与北洋军阀斗争的意义》的著名讲演,抨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同年秋回国,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讲授美术史和法文。

1934年秋,与叶常青合办《时事汇报》周刊,任总编辑。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他多艺兼通,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均显示出独特的高超的艺术鉴赏力。

抗日战争期间,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救亡活动。抗战胜利后,与马叙伦、陈叔通等发表宣言,筹备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并当选为第一届理事。新中国成立后,被选为第一、二届全国文代会代表、上海市政协委员。

“文革”初受到迫害,1966年9月3日晨和他的夫人朱梅馥在上海寓所双双自杀身亡。

傅雷(1908—1966),文学翻译家。字怒安,号怒庵。上海市南汇县人。

20年代初曾在上海天主教创办的徐汇公学读书,因反迷信反宗教,言论激烈,被学校开除。“五卅”运动时,他参加在街头的讲演游行。北伐战争时他又参加大同大学附中学潮,在国民党逮捕的威胁和恐吓之下,被寡母强迫避离乡下。

1927年冬离沪赴法,在巴黎大学文科听课;同时专攻美术理论和艺术评论。

1931年春访问意大利时,曾在罗马演讲过《国民军北伐与北洋军阀斗争的意义》,猛烈抨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留学期间游历瑞士、比利时、意大利等国。

1931年秋回国后,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工作,译作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翻译态度严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受政治迫害,夫妇二人于1966年9月含冤而死。

译有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文艺理论著作《艺术哲学》,另有《傅朗台》、《幻灭》等,文艺理论著作《艺术哲学》,另有《傅雷家书》等。

《傅雷经典作品》是由傅雷家书、傅雷书简、文艺评论、美术论、音乐论、著译序跋、小说·散文七大部分组成。收录了傅雷的小说·散文为《梦中》、《回忆的一幕》和《法行通信》;音乐论为《乐曲说明(一)》、《乐曲说明(二)》和《乐曲说明(三)》等文章!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艺术翻译家,从三十年代起,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翻译介绍工作,毕生翻译作品三十余部,主要有罗曼·罗兰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巴尔扎克名著《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亚尔培·萨伐龙》、《夏倍上校》、《搅水女人》、《都尔的本堂神甫》、《幻灭》、《赛查·皮罗多盛衰记》、《于絮尔·弥罗埃》,服尔德的《老实人》、《天真汉》、《查第格》,梅里美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名著《艺术哲学》等。写有《世界美术名作十二讲》专著,以及《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评〈三里湾〉》、《评〈春种秋收〉》等论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