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前往印度留学多是由于以下几个缘由

犹太人为什么去美国-犹太人为什么去印度留学

1、 印度有很多优秀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对犹太学生来讲,这是一个获得机会的好地方。一些著名的印度大学,如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大学等,都吸引了很多犹太学生前来求学。

2、 宗教虽然大多数印度教徒其实不接受犹太教,但印度有一些地方有着丰富的犹太文化历史。例如,孟买的犹太社区已存在了几百年,并且印度的一些大城市,如新德里和孟买,都有犹太教堂和犹太学校的设施。

3、 经济印度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这使得许多犹太人选择来此寻求商业机会。许多成功的印度企业家都是犹太人,这也对犹太学生产生了吸引力。

4、 文化体验印度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具有丰富的历史、艺术和宗教传统。对那些希望了解不同文化和历史的学生来讲,印度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印度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但有些地方的犹太人依然面临着挑战和轻视。因此,在决定是不是前往印度留学时,犹太学生需要充分斟酌自己的安全和福祉。

有关著名科学家的事迹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生平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西南的乌耳姆城,一年后随全家迁居慕尼黑。爱因斯坦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和叔叔雅各布·爱因斯坦合开了一个为电站和照明系统生产电机、弧光灯和电工仪表的电器工厂。母亲玻琳是受过中等的家庭妇女,非常喜欢音乐,在爱因斯坦六岁时就教他拉小提琴。

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活泼,三岁多还不会讲话,父母很担心他是哑巴,曾带他去给医生检查。还好小爱因斯坦不是哑巴,可是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很通畅,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吃力但认真的思考。

在四、五岁时,爱因斯坦有一次卧病在床,父亲送给他一个罗盘。当他发现指南针总是指着固定的方向时,感到非常惊奇,觉得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这现象后面。他一连几天很高兴的玩这罗盘,还纠缠着父亲和雅各布叔叔问了一连串问题。尽管他连“磁”这个词都说不好,但他却顽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这种深刻和持久的印象,爱因斯坦直到六十七岁时还能鲜明的回忆出来。

爱因斯坦在念小学和中学时,功课属平常。由于他举止缓慢,不爱同人交往,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教他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老师对他更是厌恶,曾经公开骂他“爱因斯坦,你长大后肯定不会成器。”而且因为怕他在课堂上会影响其他学生,竟想把他赶出校门。

爱因斯坦的叔叔雅各布在电器工厂里专门负责技术方面的事务,爱因斯坦的父亲则负责商业的往来。雅各布是一个工程师,自己就非常喜爱数学,当小爱因斯坦来找他问问题时,他总是用很浅显通俗的语言把数学知识介绍给他。在叔父的影响下,爱因斯坦较早的受到了科学和哲学的启蒙。

父亲的生意做得并不好,但却是一个乐观和心地善良的人,家里每星期都有一个晚上要邀请来慕尼黑念书的穷学生吃饭,这样等于是救济他们。其中有一对来自立陶宛的犹太兄弟麦克斯和伯纳德,他们都是学医科的,喜欢阅读书籍、兴趣广泛。他们被邀请来爱因斯坦家里吃饭,并和羞答答、长着黑头发和棕色眼睛的小爱因斯坦交成了好朋友。

麦克斯可以说是爱因斯坦的“启蒙老师”,他借了一些通俗的自然科学普及读物给他看。麦克斯在爱因斯坦十二岁时,给了他一本施皮尔克的平面几何教科书。爱因斯坦晚年回忆这本神圣的小书时说“这本书里有许多断言,比如,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它们本身虽然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证明,以致任何怀疑似乎都不可能。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留下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印象。”

爱因斯坦还幸运地从一部卓越的通俗读物中知道了自然科学领域里的主要成果和方法,科普读物不但增进了爱因斯坦的知识,而且拨动了年轻人好奇的心弦,引起他对问题的深思。

爱因斯坦十六岁时报考瑞士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工程系,可是入学考试却告失败。他接受了联邦工业大学校长以及该校著名的物理学家韦伯教授的建议,在瑞士阿劳市的州立中学念完中学课程,以取得中学学历。

1896年10月,爱因斯坦跨进了苏黎世工业大学的校门,在师范系学习数学和物理学。他对学校的注入式十分反感,认为它使人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思考其他问题。幸运的是,窒息真正科学动力的强制,在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要比其他大学少得多。爱因斯坦充分的利用学校中的自由空气,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所热爱的学科上。在学校中,他广泛的阅读了赫尔姆霍兹、赫兹等物理学大师的著作,他最着迷的是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他有自学本领、分析问题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早期工作

1900年,爱因斯坦从苏黎世工业大学毕业。由于他对某些功课不热心,以及对老师态度冷漠,被拒绝留校。他找不到工作,靠做家庭教师和代课教师过活。在失业一年半以后,关心并了解他才能的同学马塞尔·格罗斯曼向他伸出了援助的手。格罗斯曼设法说服自己的父亲把爱因斯坦介绍到瑞士专利局去作一个技术员。

爱因斯坦终身感谢格罗斯曼对他的帮助。在悼念格罗斯曼的信中,他谈到这件事时说,当他大学毕业时,“突然被一切人抛弃,一筹莫展的面对人生。他帮助了我,通过他和他的父亲,我后来才到了哈勒(时任瑞士专利局局长)那里,进了专利局。这有点象救命之恩,没有他我大概不致于饿死,但精神会颓唐起来。”

1902年2月21日,爱因斯坦取得了瑞士国籍,并迁居伯尔尼,等待专利局的招聘。

1902年6月23日,爱因斯坦正式受聘于专利局,任三级技术员,工作职责是审核申请专利权的各种技术发明创造。

1903年,他与大学同学米列娃·玛丽克结婚。

1900年-1904年,爱因斯坦每年都写出一篇论文,发表于德国《物理学杂志》。头两篇是关于液体表面和电解的热力学,企图给化学以力学的基础,以后发现此路不通,转而研究热力学的力学基础。

1901年提出统计力学的一些基本理论,1902年-1904年间的三篇论文都属于这一领域。

1904年的论文认真探讨了统计力学所预测的涨落现象,发现能量涨落取决于玻尔兹曼常数。它不仅把这一结果用于力学体系和热现象,而且大胆地用于辐射现象,得出辐射能涨落的公式,从而导出维恩位移定律。涨落现象的研究,使他于1905年在辐射理论和分子运动论两方面同时做出重大突破。

1905年的奇迹

1905年,爱因斯坦在科学史上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奇迹。这一年他写了六篇论文,在3月到9月这半年中,利用在专利局每天八小时工作以外的业余时间,在三个领域做出了四个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他发表了关于光量子说、分子大小测定法、布朗运动理论和狭义相对论这四篇重要论文。

1905年3月,爱因斯坦将自己认为正确无误的论文送给了德国《物理年报》编辑部。他腼腆的对编辑说“如果您能在你们的年报中找到篇幅为我刊出这篇论文,我将感到很愉快。”这篇“被不好意思”送出的论文名叫《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推测性观点》。

这篇论文把普朗克1900年提出的量子概念推广到光在空间中的传播情况,提出光量子假说。认为对于时间平均值,光表现为波动;而对于瞬时值,光则表现为粒子性。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微观客体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统一,即波粒二象性。

在这文章的,他用光量子概念轻而易举的解释了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推导出光电子的最大能量同入射光的频率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10年后才由密立根给予实验证实。

1921年,爱因斯坦因为“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这一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才仅仅是开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光、热、电物理学的三个领域中齐头并进,一发不可收拾。

1905年4月,爱因斯坦完成了《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5月完成了《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这是两篇关于布朗运动的研究的论文。爱因斯坦当时的目的是要通过观测由分子运动的涨落现象所产生的悬浮粒子的无规则运动,来测定分子的实际大小,以解决半个多世纪来科学界和哲学界争论不休的原子是否存在的问题。

三年后,法国物理学家佩兰以精密的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预测。从而无可非议的证明了原子和分子的客观存在,这使最坚决反对原子论的德国化学家、唯能论的创始人奥斯特瓦尔德于1908年主动宣布“原子假说已经成为一种基础巩固的科学理论”。

1905年6月,爱因斯坦完成了开创物理学新纪元的长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完整的提出了狭义相对论。这是爱因斯坦10年酝酿和探索的结果,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古典物理学的危机,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界,是近代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

狭义相对论不但可以解释经典物理学所能解释的全部现象,还可以解释一些经典物理学所不能解释的物理现象,并且预言了不少新的效应。狭义相对论最重要的是质量守恒原理失去了独立性,他和能量守恒定律融合在一起,质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他还有比较常讲到的钟慢尺缩、光速不变、光子的静止质量是零等等。而古典力学就成为了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时的一种极限情况。这样,力学和电磁学也就在运动学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1905年9月,爱因斯坦写了一篇短文《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作为相对论的一个推论。质能相当性是原子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也为20世纪40年代实现的核能的释放和利用开辟了道路。

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突破性成就,可以说是“石破天惊,前无古人”。即使他就此放弃物理学研究,即使他只完成了上述三方面成就的任何一方面,爱因斯坦都会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笔。爱因斯坦拨散了笼罩在“物理学晴空上的乌云”,迎来了物理学更加光辉灿烂的新纪元。

广义相对论的探索

狭义相对论建立后,爱因斯坦并不感到满足,力图把相对性原理的适用范围推广到非惯性系。他从伽利略发现的引力场中一切物体都具有同一加速度这一古老实验事实找到了突破口,于1907年提出了等效原理。在这一年,他的大学老师、著名几何学家闵可夫斯基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的四维空间表示形式,为相对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用的数学工具,可惜爱因斯坦当时并没有认识到它的价值。

等效原理的发现,爱因斯坦认为是他一生最愉快的思索,但以后的工作却十分艰苦,并且走了很大的弯路。

1911年,他分析了刚性转动圆盘,意识到引力场中欧氏几何并不严格有效。同时还发现洛伦茨变化不是普适的,等效原理只对无限小区域有效……。这时的爱因斯坦已经有了广义相对论的思想,但他还缺乏建立它所必需的数学基础。

1912年,爱因斯坦回到苏黎世母校工作。在他的同班同学、母校任数学教授的格罗斯曼帮助下,他在黎曼几何和张量分析中找到了建立广义相对论的数学工具。经过一年的奋力合作,他们于1913年发表了重要论文《广义相对论纲要和引力理论》,提出了引力的度规场理论。这是首次把引力和度规结合起来,使黎曼几何获得实在的物理意义。

不过他们当时得到的引力场方程只对线性变换是协变的,还不具有广义相对论原理所要求的任意坐标变换下的协变性。这是由于爱因斯坦当时不熟悉张量运算,错误的认为,只要坚持守恒定律,就必须限制坐标系的选择,为了维护因果性,不得不放弃普遍协变的要求。

漫长艰难的探索

广义相对论建成后,爱因斯坦依然感到不满足,要把广义相对论再加以推广,使它不仅包括引力场,也包括电磁场。他认为这是相对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统一场论。

1925年以后,爱因斯坦全力以赴去探索统一场论。几年他非常乐观,以为胜利在望;后来发现困难重重,他认为现有的数学工具不够用;1928年以后转入纯数学的探索。他尝试着用各种方法,但都没有取得具有真正物理意义的结果。

1925年-1955年这30年中,除了关于量子力学的完备性问题、引力波以及广义相对论的运动问题以外,爱因斯坦几乎把他全部的科学创造精力都用于统一场论的探索。

1937年,在两个助手合作下,他从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推导出运动方程,进一步揭示了空间——时间、物质、运动之间的统一性,这是广义相对论的重大发展,也是爱因斯坦在科学创造活动中所取得的最后一个重大成果。

在统一场理论方面,他始终没有成功,他从不气馁,每次都满怀信心底从头开始。由于他远离了当时物理学研究的主流,独自去进攻当时没有条件解决的难题,因此,同20年代的处境相反,他晚年在物理学界非常孤立。可是他依然无所畏惧,毫不动摇地走他自己所认定的道路,直到临终前一天,他还在病床上准备继续他的统一场理论的数学计算。

最伟大的科学家的风格

爱因斯坦因为在科学上的成就,获得了许多奖状以及名誉博士的授予证书。如果一般人就会把这些东西高高挂起。可是爱因斯坦把以上的东西,包括诺贝尔奖奖状一起乱七八糟地放在一个箱子里,看也不看一眼。英费尔德说他有时觉得爱因斯坦可能连诺贝尔奖是什么意义都不知道。据说他在得奖的那一天,脸上和平日一样平静,没有显出特别高兴或兴奋。

少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在瑞士生活时,过的是穷学生的生活,他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有一碟意大利面条加上一点酱他就感到很满意。成名后,成为教授以及后来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移民美国,他是有条件过很好的物质享受的,但是他仍保留像穷学生那样简朴无华的生活。当爱因斯坦来到普林斯顿的高等科学研究所工作时,当局给了他相当的高薪—年薪一万六千美元,他却说“这么多钱,是否可以给我少一点?给我三千美元就够了。”

爱因斯坦对自己的衣着也是不注意的,长年披着一件黑色皮上衣,不穿袜子,不结领带,裤子有时既没有绑皮带也没有吊带,他和人在黑板前讨论问题时,一面写黑板,一面要把那像要滑下的裤子用手拉住,这种情形是有些滑稽,而他的头发却留得长长的,不加修饰。这对当年“贵族学府”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来说是惊异的事,难怪他们要希望上帝叫他把头发剪掉。爱因斯坦是很节俭的人,他在计算的纸上是两面都写,而且他把许多寄给他的信的信封裁开,当作计算的草稿纸,不让它们在进了纸篓之前失掉可以再利用的价值。爱因斯坦在外出时经常坐二、三等车,平时只吃一些简单的食物。

1909年7月,爱因斯坦应邀到日内瓦,参加隆重的日内瓦大学三百五十周年校庆和纪念建校人加尔文的庆祝活动,并接受日内瓦大学颁发给他的荣誉博士学位。在庆祝活动的游行中,学校里的显要人物和政府中的大人物,都身穿燕尾服、头戴高礼帽,或者身穿中世纪式的锈金长袍,头戴平顶丝帽,而爱因斯坦却穿着一套平时上街穿的衣服,戴着一顶草帽。对这次庆祝活动所举办的盛大宴会,爱因斯坦很不以为然,他对坐在旁边的人说,“如果加尔文还活着,他会堆起一大堆柴禾,因为搞这样的铺张浪费的盛宴而把我们全都烧死。”爱因斯坦自己曾说过“安逸和幸福,对我来说从来不是目的。我称这些伦理基础为猪倌的理想……”。他甚至拒绝自己被安排在上流而居于与众不同的地位,对社会上对他的特殊照顾感到愤怒。

爱因斯坦是很珍惜时间的人,他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与宴会,他曾讽刺地说“这是把时间喂给动物园。”他集中精神专心的钻研,他不希望宝贵的时间消耗在无意义的社交谈话上。他也不想听那些奉承和赞扬的话。他认为“一个以伟大的创造性观念造福于全世界的人,不需要后人来赞扬。他的成就本身就已经给了他一个更高的报答。”1929年3月,为了躲避五十寿辰的庆祝活动,他在生日前几天,就秘密跑到柏林近郊的一个花匠的农舍里隐居起来。

作为物理学革命中的伟大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从来没有自认为是一个超人。他认识到,自己所走的道路是前人走过的道路的延伸,科学的新时代是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的合理发展,因此他总是抱着感激和敬仰的心情赞赏前人的贡献。在谈到相对论的创立时,他说“相对论实在可以说是对麦克思韦和洛伦兹的伟大构思画了最后一笔,因为它力图把场物理学扩充到包括引力在内的一切现象。”爱因斯坦曾几次在信中对赞扬他的成就的朋友写道“我完全知道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兴趣、专一、顽强工作,以及自我批评使我达到我想要达到的理想境界。”

全人类命运的关注者

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也热爱人类。他没有因为埋头于科学研究而把自己置于社会之外,一直关心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并为之顽强、勇敢地战斗。他说过“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他自己正是这样去做的。

成功的秘诀

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问爱因斯坦关于他成功的秘决。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还是二十二岁的青年时,我已经发现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把这公式的秘密告诉你,那就是A=X+Y+Z! 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说废话!这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许多人也是一样有用。”

漫谈欧洲各国语言

话说欧洲大陆,小国林立,语言繁多。有些国家小到无论开车朝哪个方向开,不超过4-5个小时,你就会到另外一个国家了,但他们还是有自己的语言。而有些国家,光是官方语言就好几种,所以你不得不惊叹,原来欧洲人个个几乎都是语言天才。毫无疑问,欧洲是世界上语言种类最多的地区。

跳跳认为,国家的不统一或多或少是语言的不同造成的,正是由于语言的分裂造成了国家的分裂。而中国语言的统一是秦始皇暴政的结果。欧洲没有那样的独裁者(拿破仑和希特勒都只是未遂的那种),所以语言没能够统一。

跳跳来一下欧盟国家的语言分布,如果看官中有要来欧洲留学旅游的人可以细看喔。(下文中所谓“国际交流语言”,是指该国国民倾向性的国际交流语言,也就是第一外语,比如在中国,遇到外国友人,一般大家说英语)

德国

官方语言official national language德语

讲官方语言的民众比例numbers of speakers81.9%

国际交流语言preferred international language英语

(跳跳感慨德国人的英语实在不怎么样啊!年轻人会一点,上了年纪的可都不会了。都说德语是世界上最难听的语言,可是我也不这么觉得。德语确实挺凶悍的,恶狠狠的,但这可不正是跟德国人理性、严肃的性格相配吗?也不知是语言影响了性格,还是性格影响了语言。)

英国

官方语言英语

讲官方语言的民众比例58.8%

国际交流语言英语

(跳跳感慨英语的普及是无法避免的事了,即使在将来的法国。英语是朗诵的语言,抑扬顿挫,有戏剧性。)

法国

官方语言法语

讲官方语言的民众比例58.2%

国际交流语言法语

(跳跳感慨法国人无比自恋,除开法语,生活中没有其它语言。但是,法语,怎么说呢,还是很好听的啊!法语属于阴柔类型。)

意大利

官方语言意大利语

讲官方语言的民众比例57.5%

国际交流语言法语

(跳跳感慨意大利语其实很好听的,歌唱的语言啊!意大利语的颤音是放在舌尖的,真是说的比唱的好听!)

西班牙

官方语言西班牙语、加泰罗尼亚语

讲官方语言的民众比例西班牙语(33.4%),加泰罗尼亚语(7.1%)

国际交流语言法语

(跳跳感慨在西班牙,跳跳终于用上了法语,因为去问路的时候,好多人都只能听懂法语!跳跳得意中。西班牙语被称为是优雅的贵族语言。)

荷兰

官方语言荷兰语

讲官方语言的民众比例15.5%

国际交流语言英语

(跳跳感慨荷兰语真是不好听啊!有人说那是“吐痰”的语言,因为荷兰语中h音特别重特别多,呵呵。)

希腊

官方语言希腊语

讲官方语言的民众比例10.6%

国际交流语言英语

(跳跳感慨希腊啊,又一个梦中之地~~~)

比利时

官方语言荷兰语、法语、德语

讲官方语言的民众比例荷兰语(6.4%)、法语(3.7%)、德语(0.1%)

国际交流语言英语、法语

(跳跳感慨比利时那么点大的地方,官方语言居然有三种,晕啊!比利时北部讲荷兰语,南部讲法语。)

葡萄牙

官方语言葡萄牙语

讲官方语言的民众比例9.9%

国际交流语言法语

(跳跳感慨葡萄牙语和法语还是有相近的地方的)

瑞典

官方语言瑞典语

讲官方语言的民众比例8.9%

国际交流语言英语

(跳跳感慨北欧国家的英语普及率相当高了,不会瑞典语根本不用担心)

奥地利

官方语言德语

讲官方语言的民众比例8.1%

国际交流语言英语

(跳跳感慨奥地利和德国的关系向来密切啊!)

丹麦

官方语言丹麦语

讲官方语言的民众比例5.3%

国际交流语言英语

(跳跳感慨丹麦语和德语渊源颇深,所以也类似德语,但是据说比德语更难听。跳跳也认为丹麦语不是很好听。但是丹麦人的英语普及率相当高啊!而且最有意思的是,跳跳咨询过丹麦人,为什么他们讲英语讲那么好呢?是不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学?他们说不是的,从大概相当于中国的初中才开始学的,而且学的东西开始和中国小孩也差不了多少,都是些时态啊,句式啊什么的。那为什么能说这么好呢?他们很多人居然告诉我,因为他们的电视啊,电影啊什么的,翻译从来都是采用的字幕,而不是配音,所以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熏陶了。这个跳跳认为还是有道理的。当然,这不是所有的原因,最主要还是语言系统接近的问题,汉语和英语的差别太大了。)

芬兰

官方语言芬兰语、瑞典语

讲官方语言的民众比例芬兰语(4.8%)、瑞典语(0.3%)

国际交流语言英语

(跳跳感慨跳跳没去过芬兰,在跳跳的印象中,对芬兰最大的印象居然是芬兰浴!惭愧中~~~)

爱尔兰

官方语言英语

讲官方语言的民众比例3.5%

国际交流语言英语

(跳跳感慨这个地方跳跳没有办法感慨,没去过,等人来感慨吧~~~招募中~~~)

卢森堡

官方语言卢森堡语、法语和德语

讲官方语言的民众比例0.4%

国际交流语言法语

(跳跳感慨卢森堡也一样啊,国家那么小,但是说的语言那么复杂。不过由于卢森堡靠近法国,受法国影响是最重的。)

(数字资料来源于各篇论文,不一一列举。)

可以看出,在欧洲大陆,如果你会英语,基本上可以行走;如果你不但会英语又会法语,那你可以畅通无阻。还可以看出,虽然德国在欧洲大陆是个大国家,而且德语是个大的语种,但以德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不多,而以德语作为国际交流语的国家更是几乎没有。于是乎,跳跳凭借着英语和忘得差不多了的一点点法语,在欧洲各国四处流窜,居然也能存活至今,呵呵。

昨日在Language lab昏头昏脑的念Henrik老师的文章,偶有所得,小小学究一把,看官莫怪。

-------------------------------------------------------------------------------

最后再转贴个语系说明

欧洲的语言大部分属于印欧语系,它是由印欧语的原始语言演变而来。在欧洲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民族讲乌拉尔、阿尔泰等语系的语言。

1. 印欧语系

(一)罗曼语族(或称拉丁语族)

包括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加泰隆语、加利西亚语、摩尔达维亚语、雷托罗曼语等。

(二)日耳曼语族

分为西日耳曼语支和北日耳曼诺支,前者包括德语、荷兰语、佛拉芒语、英语;后者包括丹麦语、瑞典语、挪威语和冰岛语。一部分犹太人讲的意第绪语也属于日耳曼语族。

(三)斯拉夫语族

分为东斯拉夫语支、西斯拉夫语支和南斯拉夫语支。东斯拉夫语支由俄罗斯诺、乌克兰语和白俄罗斯语组成;西斯拉夫语支包括波兰语、索布语、捷克语和斯洛伐克语;属于南斯拉夫语支的语言,有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马其顿语、斯洛文尼亚语等。

(四)克尔特语族

包括爱尔兰语、苏格兰盖尔语、威尔土语和布列塔尼语。

(五)波罗的海语族

由拉脱维亚语和立陶宛语组成,或称其为列托—立陶宛语族。

(六)希腊语族

希腊语自成一体。

(七)阿尔巴尼亚语族

目前仅存阿尔巴尼亚语。

(八)印度语族

目前在欧洲主要指吉卜赛人的本族语言。

2.乌拉尔语系

(一)芬兰语族

包括芬兰语、萨阿米语、爱沙尼亚语、卡累利阿语、莫尔多瓦语、马里语、乌德穆尔特语、科米语等。

(二)乌戈尔语族

马扎尔语或称匈牙利语。

3.阿尔泰语系

(一)突厥语族

包括土耳其语、楚瓦什语、鞑靼语、巴什基尔语、哈萨克语。

(二)蒙古语族

为卡尔梅克语。

4.闪含语系

只有马耳他语。

5.巴斯克语

至今语言学家尚未能把巴斯克语划归任何一个语系。

印欧语系中的罗曼语族(拉丁语族)是源自古代拉丁人的语言,由于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的兴起和罗马帝国的扩张,拉丁语也随之扩展到整个罗马帝国领域。当时的罗马人较帝国领域内的其他民族先进,很快使许多民族拉丁化,并改用拉丁语。但由于各民族原有语言的影响,这些拉丁语被称作民间拉丁语,它们是形成罗曼语族的基础。

罗曼语族的分布远比罗马帝国的版图为小,其原因有三(1)在罗马帝国边境地区,罗马文化反不很稳定;(2)希腊文化较发达,没有被罗马文化同化,相反,罗马文化反而受到希腊文化的很大影响,甚至连拉丁字母也是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3)罗马帝国衰落后,野蛮民族相继入侵,并带来了他们的语言和文化,使本已拉丁化了的一部分当地居民改操日耳曼语或斯拉夫语。

巴尔干半岛除阿尔巴尼亚由于地处山区、交通闭塞,保留了自成语族的阿尔巴尼亚语,以及希腊由于经济、文化发达仍操希腊语外,斯拉夫语得到发展,并占统治地位。不列颠南部原为罗马帝国所征服,但地处帝国边远地区,因此当地克尔特人仅受到拉丁文化的影响,而并未罗马化。公元5世纪后,盎格鲁撒克逊一入侵者同化了当地的克尔特人,使他们改操日耳曼语。占领者的文化对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部分山区克尔特民族影响不大,他们仍保留了克尔特语言和传统。 日耳曼语族是印欧语系中相当重要的语族。直到公元3、4世纪时,才出现了一些有关于日耳曼语的历史著述。古日耳曼语分为几个分支;(1)东日耳曼诺是生活在奥得河、维斯瓦河和喀尔巴阡山一带的东日耳曼人所讲的语言,尽管他们也曾建立起一些国家,并产生过一些影响,但汪达尔人、勃艮第人、哥特人并没有留下自己的语言;(2)西日耳曼语包括保留至今的现代德语、荷兰语、佛拉芒语和英语;(3)北日耳曼语主要有丹麦语、瑞典语、挪威语和冰岛语。英语是在盎格鲁撒克逊语的基础上形成的,受到法语、拉丁语、丹麦语的深刻影响,并含有上述语言的大量词汇,因此今天的英语已同德语有很大的差别。德语分为高地德语和低地德语。

16世纪后,高地德语主要从于城市和官方文件,而低地德语则通用于乡村。荷兰语和佛拉芒语,在口语上是两种不同的方言,而书面文字则完全一致。瑞典语、挪威语和丹麦语在口语上有其共性,这三个民族的人们之间可以互相通话。挪威语和丹麦语之间的共同之处较多,前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结合了古代挪威方言演变而来,而书面文字则不相同,特别是丹麦语和瑞典语之间,无论语法上还是发音上均不相同。一部分犹太人是在中世纪由东方进入欧洲以后逐渐改讲意第绪语的,意第绪语也属于日耳曼诺族,它是在中世纪上德意志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但保留有较多古希伯来语词汇。

斯拉夫语族是欧洲最大的语言集团,较之罗曼语族和日耳曼语族,各斯拉夫语言之间存在更多的共性,其原因主要是该语族发展缓慢,保存了较多的古斯拉夫语的特征。自公元10世纪以后,斯拉夫语族逐渐分为三个语支东斯拉夫语支、西斯拉夫语支和南斯拉夫语支。

东斯拉夫语支由俄罗斯语、白俄罗斯语和乌克兰语组成。俄罗斯语是俄罗斯人的母语,并在前苏联各国通用,其他两种语言则在同名共和国内使用。这三种语言无论书面文字还是口语均有其相似之处。俄罗斯语是在莫斯科方言基础上形成的,乌克兰语原为基辅公国及南方各附属国的语言,白俄罗斯语源自古罗斯语南部方言。

西斯拉夫语包括波兰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和索布诺。捷克语和斯洛伐克语较接近,甚至有人认为尽管这两种语言存在一些差异,大体上可算做一种语言。索布语介于波兰语和捷克语之间。现居住在德国的索布人讲这种语言。

南斯拉夫语支包括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和马其顿语。保加利亚语与马其顿语十分接近,在交界地区可以互相通话。

除罗曼语族、日耳曼语族和斯拉夫语族外,印欧语系还包括克尔特语族、希腊语族、阿尔巴尼亚语族和波罗的海语族。

克尔特人公元前一千年纪居住在莱茵河、塞纳河、卢瓦尔河流域和多瑙河上游一带。公元前450年以后占领了现今法国和英国的地域,一部分人还占领了意大利半岛北部,公元前388年克尔特人洗劫了罗马,部分人长驱直入,分散到意大利半岛南部,另一些人经匈牙利抵黑海地区。公元前278年他们还定居在小亚细亚。在这片广袤的地域上,他们的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并通行他们的语言,以后为罗马帝国所征服。克尔特文化和语言只在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和布列塔尼等偏僻地区保存下来。今天克尔特语可分为两个支系一支是在人口稀少的苏格兰高地和爱尔兰通用的盖尔语;另一支包括威尔士语和法国布列塔尼半岛的布列塔尼语。 同早期希腊文化一样,希腊语对欧洲语言也产生很大影响,许多语言中都含有希腊语词汇,而且拉丁字母也是由希腊字母改变而成。

阿尔巴尼亚语自成一个语族,由于阿尔巴尼亚人生活在交通闭塞的山区,所以它是曾在巴尔干半岛广泛使用的色雷斯—伊利里亚语族唯一保存下来的语言,阿尔巴尼亚语也受到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影响。

波罗的海东南岸立陶宛人和拉脱维亚人的语言,构成波罗的海语族或列托—立陶宛语族,它保留了印欧语系最古老的特征,现在只有400万人(立陶宛人260万,拉脱维亚人140万)讲这两种语言。立陶宛语使用范围已较过去减少,拉脱维亚语则扩大到讲芬兰语的利沃尼亚人中。 欧洲共有5OO万吉卜赛人,他们的语言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由于他们浪迹天涯,流动性很大,所以又分成三种方言大体上西欧、北欧的罗姆(Rom)群讲罗曼尼语(Romany);东欧的马努(Manus)或辛特(Sinte)群讲辛托语(Sinto);南欧和东欧的卡洛(Ka1e)群讲卡洛语(Kalo)。吉卜赛语源出于印地语,但也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语词汇,语法上也与印地语有相似之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