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代留学生是指在清代末期和民国早期到西方国家求学进修的中国学生。他们不但学习了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也接触到了西式民主思想,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清朝留学生是什么意思-清朝留学是什么意思知乎

2、 清代留学的主要缘由是由于清代晚期对西方先进科技的渴求和清政府为了培养能够应对西方挑战的人材而设立的各种留学项目。这些留学项目的设立使中国的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西方的世界。

3、 初期的清代留学生大多选择了前往英国、美国和德国等国家学习,他们在学习期间不但掌握了西方的科学知识,也接触到了西式民主思想。回国后,他们将所学知识利用到中国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 虽然清代留学生面临着诸多困难,如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生活条件艰苦等,但他们仍然坚持不懈地寻求知识,他们的精神和贡献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

清明上河图名字的由来?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宋徽宗赵佶(1101年—1124年在位)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他的画自成一家,别具一格。张择端的画作,大都散佚,只有《清明上河图》卷完好地保存下来了。这幅画高25厘米半,长525厘米。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总之,《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北宋年间的汴京极盛,城内四河流贯,陆路四达,为全国水陆交通中心,商业发达居全国之首,当时人口达100多万。汴京城中有许多热闹的街市,街市开设有各种店铺,甚至出现了夜市。逢年过节,京城更是热闹非凡。为了表现京城的繁荣昌盛,张择端选择了清明这个重要节日的景象进行59表现。《清明上河图》着重描绘了北宋首都水陆运输和市面繁忙的景象。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粗粗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细细一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

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有的大船由于负载过重,船主雇了很多纤夫在拉船行进。有只载货的大船已驶进大桥下面,很快就要穿过桥洞了。这时,这只大船上的船夫显得十分忙乱。有的站在船篷顶上,落下风帆;有的在船舷上使劲撑篙;有的用长篙顶住桥洞的洞顶,使船顺水势安全通过。这一紧张场面,引起了桥上游客和邻近船夫的关注,他们站在一旁呐喊助威。《清明上河图》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

张择端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使《清明上河图》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清明上河图》丰富的内容,众多的人物,规模的宏大,都是空前的。《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引人入胜。

北宋以前,我国的人物画主要是以宗教和贵族生活为题材。张择端虽然是在翰林图画院供职,创作的作品都称为“院体画”或“院画”,但他却把自己的画笔伸向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之中,创作出描写城乡生活的社会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画了大量各式各样的人物。而且,张择端对每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情,都刻画得非常逼真生动。这充分说明,张择端生活的积累非常丰厚,创作的技巧非常娴熟。

千古绝唱《清明上河图》

坐落在市府广场东南隅的辽宁省博物馆,将于11月中旬隆重开馆。届时,曾在沈阳“生活”了6年的国宝《清明上河图》,将回沈“省亲”。《清明上河图》问世近900年以来,经历了大起大落的颠沛流离,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扑朔迷离的谜团。

9月13日,记者探询了《清明上河图》的身世,以及鲜为人知的经历———

千古绝唱《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北宋画家,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他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北宋徽宗时期,张择端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来“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曾为北宋宣和内府所收藏,为绢本、淡设色,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是《东京梦华录》、《圣畿赋》、《汴都赋》等著作的最佳图解,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它继承发展了久已失传的中国古代风俗画,更继承了北宋前期历史风俗画的优良传统,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期,首都汴京(今开封)清明时节郊区、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城内建筑和民生的繁华景象。

据齐藤谦《拙堂文话·卷八》统计,《清明上河图》共有各色人物1643人、动物208头(只),比《三国演义》的1191人、《红楼梦》的975人、《水浒传》的787人,都要多得多,堪称价值连城的国宝。颠沛流离《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流传后世后,以独具的艺术价值及史料价值,受到后人的关注。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逊位之后的11年中,受到“清室优待条件”庇护,仍在北京紫禁城里称孤道寡,并且监守自盗,乘机大肆窃取宫中珍藏多年的稀世文物,为数之多,竟有千余件之巨。借口赏赐盗国宝

溥仪12岁时,在张勋策动下,重登太和殿宝座,但没多久便再度逊位,处于“小朝廷”风雨飘摇之中。此刻,溥仪着手下一步打算留学国外。

他们留学国外的第一步是筹备经费。于是,他便把宫廷内最值钱的字画和古籍运出宫外,存在天津英租界的房子里。运出的字画、古籍皆为出类拔萃的珍品,大约有1000多件手卷字画,200多种挂轴、册页,200种左右的宋板书。其中,便有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尽管有“清室优待条件”作后盾,但溥仪还是不敢公然盗窃宫中宝物。他便以赏赐弟弟为名,行盗窃文物之实。

1922年前后,北京局势动荡,他的父亲便在天津英租界十三号路,代溥仪买了一所楼房。从1922年起,他们就秘密地把宫内收藏的古版书籍、历朝名人字画等文物,以赏赐为名,分批盗运出宫。

溥仪正式“赏赐”弟弟们,从1922年、所谓“宣统十四年七月十三日”开始。溥仪利用两名弟弟每天上午“进宫”陪同溥仪读书的机会,将珍贵文物包裹在包袱里,由他的弟弟们每天下学时运出紫禁城。从开始“赏赐”起的两个多月中,有时是逐日“赏赐”,如1922年8月14日至26日,没有一天间断过。这些宫中文物积累到七八十口大木箱后,便运到天津英租界的楼房里存放。携带国宝投他国

直到1924年11月5日,当时的北京卫戍总司令鹿钟麟、警察总监张璧,率领20名短枪手突然闯进紫禁城,撵走了溥仪,拆散了“小朝廷”,溥仪窃取宫中所有文物的计划因此中断。

1924年11月5日,溥仪回到父亲的“醇亲王府”;11月29日,溥仪逃往日本兵营,要求“避难”,公然搬到日本公使馆居住,在日本军国主义卵翼下恢复“小朝廷”。

1925年2月23日,在日本警察护卫下,溥仪潜逃到天津,在日本租界地张彪私宅“张园”中安顿下来。可是,当时的经济来源远远满足不了他那浩繁的开支,于是,他便打起了变卖宫中国宝的主意。国宝流落伪皇宫

通过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的阴谋策划、天津日军的密切配合,将溥仪乔装成日本军人,于1931年农历十月初一,乘小汽船偷渡白河,经大沽口,登上日本商船“淡路丸”,潜到营口,至鞍山汤岗子小住,然后前往旅顺口,进入日本殖民地。

1932年4月,溥仪进入长春伪皇宫,登上了伪满洲国皇帝宝座。

溥仪从天津出逃,必须经过国民军的驻扎地区,所以他只能轻装简从,大批的宫中国宝,仍然存放在天津。

1932年至1934年间,由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中将参谋吉冈安直,将存放于天津静园的法书名画、宋元善本、珠宝玉翠等约70箱,运到长春伪皇宫内,将装有书画的木箱,存放在伪皇宫东院图书楼楼下东间,即“小白楼”;将装有古玩珠宝的金库,存放于“内廷”缉熙楼客厅。携逃国宝被俘获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伪满洲国汉奸们闻风丧胆,各奔生路。当时,一直由日本关东军担任警卫的长春伪皇宫,改换成伪满军队警卫。傀儡皇帝溥仪见大势已去,惶惶不可终日。他最为忧虑的,是不可能将存放在伪皇宫的所有国宝统统带走,而只能有选择地将晋、唐、宋、元的法书名画大批携逃。为了能够多带国宝,他把保护法书名画的楠木盒、花绫包袱皮等统统扔掉,将这些国宝硬塞进大木箱里。

1945年8月10日,日本关东军司令小田乙三宣布伪满国都由长春迁到通化。同年8月13日,溥仪从长春逃到通化大栗子沟;8月17日,溥仪乘坐一架小型军用飞机企图逃往日本。当飞机经过沈阳时,溥仪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苏联红军俘获。溥仪随身携逃的法书名画和一批珠宝玉翠,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缴获后,上缴东北人民银行代为保存。专家揭秘《清明上河图》

1949年7月7日,东北博物馆(现辽宁省博物馆)在沈阳成立并开馆,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开放的博物馆。东北博物馆的大部分展品,为东北人民银行拨交、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溥仪处缴获的名贵书画、珠宝翠玉饰品。独具慧眼鉴瑰宝

人民鉴赏家杨仁恺先生,是在溥仪携逃的众多法书名画中,独具慧眼发现了《清明上河图》。

历来,以张择端之名流传的《清明上河图》繁多,杨仁恺先生过目的就有10余件之多。

1950年秋,从东北人民银行拨交来的一批《佚目》书画尚未整理,良莠杂存、玉石不分。当时,杨仁恺先生在东北博物馆临时库房里整理书画作品时发现,其中有3件同名为《清明上河图》的作品。杨仁恺先生当时以为,这些都是过去常见的“苏州画片”一类的东西,根本没想到会在此中出现奇迹。

使杨仁恺先生大为出乎意料的是,数百年来始终埋没在传闻中的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真迹,会在这个偶然的时间、偶然的地点被意外发现!杨仁恺先生顿时“目之为明,惊喜若狂,得见庐山真面目,此种心情之激动,不可言状。”真本解开百年谜

杨仁恺先生当时的激动心情是有根据的因为在此之前,专家学者们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究竟是个什么面貌,一无所知。他们只能从经常接触到的许多苏州画片上,推断《清明上河图》与其大同小异,以为《清明上河图》原作大体是苏州画片的原始所本。《清明上河图》的本来面目,数百年来一直是个不解之谜。难怪杨仁恺先生看到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真本后,“目之为明、惊喜若狂”。

至此,杨仁恺先生才真正了解到,苏州画片的作者根本没有见到《清明上河图》原作,只是参照历来文字记载构图铺陈而成的。比如,《清明上河图》东水门前的虹桥为木结构,而苏州画片则为石头建筑;人物衣着、民房、铺面的形制等,也都与苏州画片大相径庭,尤其是船只写实描绘技巧生动自然,已达到出神入化境地。张择端能将北宋京城开封的复杂纷繁景象绘入画图,要比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叙述得更为概括、更为形象,难怪《清明上河图》历代以来一直脍炙人口、经久不衰。仇英临本辨真伪

3件《清明上河图》中既然已经发现了真迹,其余两件自然便是赝品。另外一个奇迹又在杨仁恺先生面前出现了两件中的一件作品,竟然是仇英的重彩工笔《清明上河图》,并具名款。该作品参照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构图形式,但描绘的是苏州社会生活现实内容。从此,揭开了“苏州画片”的奥秘明代苏州坊间所绘制的《清明上河图》,原来都出自仇英此图。由于历来的《清明上河图》赝品,均以仇英《清明上河图》临本为背景,于是,仇英临本也就成为衡量《清明上河图》真伪的一个条件。

1949年7月7日,东北博物馆(即现今的辽宁省博物馆)开馆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便始终珍藏在沈阳;1955年,被国家有关部门拨交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弹指49年过去,《清明上河图》来沈“省亲”,实在令人激动不已。我们期待着《清明上河图》早日回“家”看看

在每一个时代里,“我们如何去面对自己的父母”都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而这个问题推而广之,则是我们作为晚辈,应当如何对待长辈“我们这代人应当如何面对上一代”。

对于这个问题,每一代的年轻人都用自己的言论或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而现在,这个问题已经摆在95后,00后大学生的面前。

与父母的关系是我们作为大学生,作为年轻人必须要面对的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

按照大学声今年年初进行的调查,大部分大学生和父母的关系总体上属于彼此尊重但也有代沟的状况。

明确认为自己和父母关系很差的仅占3.7,觉得自己和父母关系完全亲密无间的也只占18.4%。

但在我们不少同学家庭里,和父母长辈实际的相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价值观碰撞和利益冲突仍然是无处不在。

诸如“父母干涉你高考报志愿怎么办”;“父母严禁你在大学里谈恋爱怎么办?”;“父母严重重男轻女怎么办?”这样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不少同学。

这篇文章需要大约七八分钟的阅读,写这篇长文的本意,就是看到鲁迅先生半个多世纪前写作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结合最近看到听到的几件事引发的一些思考。

(延伸阅读《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在这里尝试和大家探讨一下,在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做子女。

维系父母-子女关系能靠孝吗?

在中国,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最严重的道德罪名可能就是“不孝”了。

儒家最注重提倡“孝道”,什么是孝?孝的本质是对父母单方面无条件的爱和尊重。

爱和尊重是没问题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单方面”和“无条件”。

孝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和行为规范,只规定子女有义务做到一二三四,但对于父母有义务做到什么却闭口不提。

孔子说父母去世子女必须守制三年,期间不能出去工作不能上学,从汉代一直到清朝大家还遵守,但这类老规矩和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已经完全没有人再提了。

现代和古代相比,要做的一二三四内容已经大相径庭,但孝的“单方面”属性从没变过。

(来源图行天下)

按照知乎网友“大拇哥”的看法,孝的概念具体来说包含三个方面

生育有恩子女的生命是父母的馈赠,仅此一点就意味着父母对子女有恩,子女应当报

家长权威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处于权威的地位,并且这种权威一直持续到子女成年以后;

绝对恭敬子女应该对父母始终怀有恭敬甚至顺从的态度,无论他们事实上对自己父母的感情是什么。

(来源二十四孝图)

在古代,社会生产劳动基本以农耕为主,以几代同堂宗族大家庭作为基本生产单位。

个人的利益,好恶甚至生死在宗族的延续面前都完全不重要,靠孝维系的社会制度是可以持续的。

但到了现代,如果仍然坚持孝应该是家庭维系的基本纽带的话,就会在很多社会问题上面对棘手的价值观判断

如果父母从小就遗弃了你,你还有义务对父母尽孝吗?

(典型案例《儿时被遗弃,还有赡养亲生父亲的义务吗?》)

如果父母参与了对子女的性侵、强奸,子女还有义务对父母尽孝吗?

典型案例黑龙江“汤兰兰”事件(《十年前少女举报全家入狱,到底是性侵还是冤案?》)

如果你的父亲对你母亲和你长期实施家暴,你成年后还有义务对他尽孝吗?

典型案例《父爱如“山”从《神秘巨星》到李阳“家暴”》)

如果你的爸妈像《欢乐颂》里的樊胜美父母一样,严重重男轻女把你当摇钱树,你不同意就以死相逼,你应该顺从他们的意思吗?

典型案例《张韶涵现实版樊胜美的浴火重生》

被亲妈诬陷吸毒的张韶涵

上面我列举的几个社会事件都引起了相当广泛的讨论,你可能也曾经关注过。

在这些事件的讨论中,一直有一种声音认为,遗弃,家暴,性侵,剥削,都不是子女不尽孝的合理理由。

持这样观点的人,立论依据的正是孝的“无条件”

你只要被生出来,就背了对父母的一笔债,不管之后父母做了什么,这笔债你都得还。

《欢乐颂》里的樊胜美母亲

对于这种生育有恩的思想,鲁迅先生在大半个世纪以前就已经驳斥的非常到位了。

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他直接指出,作为父母自觉对子女有恩是不道德的

“抹杀了爱,一味说恩,又因此责望报偿,那便不但败坏了父子之间的道德,而且也大反于做父母的实际的真情,播下乖刺的种子。”

什么是“乖刺的种子”?很多本来可以和谐相处的家庭,正是因为父母不肯和子女平等相处,非要站在权威的地位横加干涉,最终造成了一桩桩令人遗憾的悲剧。

前段时间在国内热映的印度电影《神秘巨星》

(来源橘子娱乐)

年轻时在恋爱婚姻问题上被父母横加干涉的,父母决定的包办婚姻不美满的几率远远大于自由结合。

开始就心有不甘,怎能做到不离不弃风雨同舟?以后感情不顺,你能不迁怒于父母的棒打鸳鸯?

同学们更有切身体会的另一个例子是在高考报志愿时,被父母硬逼着报了自己不喜欢的高校或者专业的的同学,日后学业也更容易出问题,更容易自暴自弃。

你之后每次遇到学业和事业的困难感到无计可施时,就会回想起当初无奈的选择,甚至会把现在的痛苦转化为对父母的怨恨。

(延伸阅读《高考报志愿时,千万不要轻易屈服于父母的意志》

中国一大半的代际家庭矛盾,追根溯源都与家长仗着权威乱下指令有关。

而子女也迫于这样的权威,明知不妥而不得不听从,这就给双方今后的关系埋下了定时炸弹。

单方面提倡孝

毒害家庭,同时毒害社会

“孝”之所以被拔高到那么显要的位置上,完全是汉代独尊儒术之后,长达两千年各种政治操作的结果。其顶峰应该算魏晋相承“以孝治天下”。

鲁迅在《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中指出,为什么这两个朝代要以孝治天下呢?

“因为天位从禅让,即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论也难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

(来源百度百科)

在政治领域里,孝就意味着服从,服从当然天然就是单方面的。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

父亲作为家里的尊长,怎么摆布你你都心甘情愿,皇帝就是全天下人的尊长,也就能对你随心所欲,所以孝能成为几千年父权—封建极权统治的基础。

魏晋尊崇孝道能净化人心吗?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刚死没几年,一群同姓诸侯王就手足相残,搞出了著名的“八王之乱”。

兄弟相杀,叔侄相杀,祖孙相杀,向后世示范了以孝治天下的好典型,还直接造成了长达数百年的“五胡乱华”,司马家这帮天才险些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罪人。

五胡乱华让中华民族人口

从2000万降至400万险些灭种

而就是在这种糜烂的政治环境下,一群腐儒投机分子投上所好,把“孝”做出了各种有创意的升级,各显神通,孝出新风采、孝出新高度。其集大成者就是那本《二十四孝》。

陈大夫去年春节回家,在公交车上还看到有二十四孝的招贴画,正好看到的就是“郭巨埋儿”这篇,还图文并茂地表现地甚为生动

“汉代郭巨家贫穷,粮食不够吃的,有一天看见母亲把自己的饭省下来给三岁的孙子吃,就跟妻子商量小孩占了母亲的口粮,要不我明天挖个坑把孩子埋了吧”

(“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

郭巨埋儿

(来源二十四孝图)

这个广告把我看出了一脑袋冷汗,这明明应该是恐怖片的剧情好么,当成典型做成公益广告,让未成年人天天看这真的合适?

我对二十四孝的评价就是两个字闹剧。

这二十四个被不少封建卫道士奉为模范的孝道典型,只有“鹿乳奉亲”,“怀橘遗亲”等几篇画风还稍微正常点。

至于“郭巨埋儿”“卧冰求鲤”“老莱娱亲”“刻木事亲”等等,看不出多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真情,满满的是虚伪和残忍。

王祥卧冰求鲤

(来源二十四孝图)

为了成就自己的孝,一个成年人可以撒泼装小孩,活埋儿子,休妻子,卖身,大冬天趴在冰面上,拿自己喂蚊子........其间还涉及七八种今天刑法里的罪名,活脱脱一套农耕社会版本的《演员的诞生》。

这种所谓“道德模范”,连明白事理的古人都看不下去。

刘宋时期有个叫郭世通的人,效仿郭巨埋儿奉母,宋文帝将其立为典型公开表彰。

素来以三观正闻名的韩愈对此的评价是这种人渣不被腰斩已经走狗屎运了,还能得到表彰?(不腰於市而已幸,况复旌其门!)

墨子

“孝”根本代表不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尊崇孝道的反思,从儒家搬出这尊神主牌的春秋时期就开始了。

对于以孝维系家庭关系的弊病,儒家的主要意识形态竞争对手墨家分析的最为精辟。

墨子提出“兼爱”“相爱”,认为父母和子女的爱应该是相互和对等的,针锋相对地驳斥儒家提倡的孝道。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只说“孝”不谈“慈”,是自爱而不相爱,是天下之乱,是天下之害。

大家更熟悉的墨子是这样的

(来源王者荣耀)

维系新时代的家庭关系不能靠孝,也没法靠孝。

维系健康子女-父母

关系的三大支柱

鲁迅先生提出,新时代的父母对子女,要注意的就是三点理解,指导和解放“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完全的解放”。

而我们身为子女,应该怎么面对自己的父母呢?

父母和子女之间最重要的是应该讲“爱”。

不论是亲生还是领养,父母和子女之间要互相陪伴至少十几年,有大量的互动经历,出自于灵长类动物的生物本能,自然而然的互相之间会产生特殊的化学反应——爱。

爱是人类的一般情感,与人种无关,与国别无关,与历史时代无关。

爱应该是相互的,单方面的爱一般难以长久。

爱是最有力的,爱的力量如同涓滴之水,却能水滴石穿,冲破一切名教和规则的束缚。

John Denver

正如这篇文章的的音乐《perhaps love》的歌词所说

love to some is like a cloud

To some as strong as steel

For some a way of living

For some a way to feel

但这里必须要强调两点

这里所说的爱必须是真实的,不能是刻意表演。

一切虚头巴脑的东西都是对真爱的亵渎,塑料假花没资格和真正的鲜花展示在一起。

社会风气推崇争相表演自己有多爱父母,只能像魏晋时一样,搞出一堆“以黠逆应至孝,以贪饕应廉吏”的行为艺术家,反而会造成社会风气的进一步恶化。

某小学办孝敬节让800多名学生现场跪拜父母

(来源新闻晨报)

爱绝不能强求。

作为子女,我们有权拒绝那些会对自己带来伤害的不健康的爱,以及包装在“爱”下面夹带的私货。

一个月前,北大毕业在美国留学的博士王猛发布万字长文,历数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过度关爱等种种负面影响。

(延伸阅读《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长文数落父母12年春节不归决裂拉黑父母6年》)红星新闻

作为一个80后,陈大夫身边很多同龄人也都有类似的经历,王猛算是其中非常有勇气的,至少他一直在反思。

王猛万字长信的部分文字

(来源红星新闻)

而更多的人则是最终逐渐认命了,时时承受着来自原生家庭的毒害而无法解脱。

十几二十几年生活在痛苦和压抑当中,变得对真实的情感逐渐麻木,自己有了孩子以后再重复这样的循环。

我也是经历了相当一段痛苦的心理自省自觉过程,才清醒地认识到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了哪些影响,以及想清楚我今后的人生里应该怎样与父母相处。

(延伸阅读《年轻人对父母记仇就是白眼狼吗?》)

爱自己的父母,不意味着你要对他们言听计从;不意味着你必须违心地去给他们做的错事坏事点赞;不意味着你必须要原谅他们对你带来的一切伤害。

责任

子女对父母,第二要讲的是尽责任。

按照中国的现行法律,只要父母尽了抚养义务,那子女对父母也就有赡养义务。我们一定要守法,不管你对他们是什么态度,个人法律义务要尽。

但在法律规定的范畴之外,许多家庭的父母都会自愿地去承担一些额外的责任。

举个同学们都有切身体会的例子,根据我们在国内大学生里的调查,九成以上的同学主要还是靠找父母要。

欧美国家的父母也会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分担一部分子女的大学学费,但这样做的比例,以及他们的分担份额都远不如中国的父母,数据对比一下就能很明显的看出来。

这种代际之间的财务支持实际上对于整个社会是有好处的。

大学时代可能是很多人一生最缺钱的一段日子,但同时这几年对你一生的前途也极为重要。

只要你愿意学,大部分中国大学生都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业上,而不用像大洋彼岸的不少同龄人一样,要把一天三分之一的时间用在麦当劳里做服务生,甚至女生从事某些有偿陪侍工作赚学费。

美国只有少数家庭有能力

支持子女成年后的费用

按说到了18岁,父母就没有法律义务再去养你了,但他们仍然愿意做这样的支出。

与之相对的,等你毕业工作之后,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也就有责任尽力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

受人恩惠,当思报偿,这是人之常情,但在这一层关系里,必须强调对等。父母必须尽到义务才有资格去要求子女的责任。

如果非要说孝,那应该是父母须慈,子女才有义务尽孝,父母尽到自己的养育责任是必要的前提。

像那些有了钱就拿去喝酒赌钱,而丝毫不管孩子交不上学费的父母,即使孩子将来有了出息也没资格去找他们要这要那。

(来源《欢乐颂》)

除了对父母的责任之外,我们身上还有一层对社会的责任。

鲁迅先生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中所说的“所以后生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也更有价值,更可宝贵;前者的生命,应该牺牲于他。”

在我们成年之前,我们可以把自己当作索求的“后者”,但从你离开象牙塔,踏入社会的那一天起,你就要开始思考,怎么做一个更好的“前者”。

当你将来有了子女,你有责任去做一个比你的父亲更合格的父亲,比你的母亲更优秀的母亲。

让你的子女能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接触到更好的思想,接受更好的,他们再把这样的精神传承下去,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宽容

健康家庭关系的第三根支柱就是宽容。

前段时间一款叫《旅行青蛙》的游戏非常火爆,陈大夫身边的90后女生,十个里有六七个都在玩。

其中有位整天在朋友圈发自己娃儿子的未婚女生就说“用养蛙来代替养娃,很好呀,既可以消化掉泛滥的母爱,又可以不用真的养娃,这种感觉很好。”

中国目前的少子化现象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程度,如果没有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扭转这样的趋势,那么日本的现在就是我们的将来。

越是学历高的越不愿生养孩子,在大城市里把一个孩子抚养成人的金钱和时间成本实在太高了。

80后90后中自己有了孩子的,往往会对自己的父母更好,就是因为对养育孩子的艰难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一点可能同学们在现在的年纪还感受不到,我们父母一辈绝大部分没受过高等,不少大半辈子都生活在农村,他们可能很多在观念上会比我们有很大的落差。

很多时候他们对我们是抱有朴素的爱的,但表达的方式往往让我们难以接受。

我们中很多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一些这样的伤痛,但作为新时代的后辈,只要有和解的可能,我们就应该尝试去宽容和理解我们的父母。

文化程度越高、社会文明程度越高的国家,往往越不想要孩子。

但必须要强调的是,这样的宽容绝不是无条件的。

前几天一个14岁女生因为和自己的小男友开了房,被自己的父亲拿冰球杆一顿暴打,送到医院发现是尾骨骨折,对将来的生育也可能有影响。

这样的父母,在美国被揭露出来恐怕是要直接扔进监狱牢底坐穿的,而在中国能丝毫不受法律的惩处。

而且网上不少声音却是支持父亲,有条数千赞的跟帖说“如果不打醒女儿,终身难以泯灭的痛苦会像烙印刻在她的身上。

我完全不认同这样的观点,我觉得这位父亲的行为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的家暴涉嫌刑事犯罪,需要彻底地用行动悔过自新才有资格去乞求女儿的原谅。

不管是有意无意,你给别人造成了伤害,必须要先表达出悔过的意愿,才有资格去请求对方的宽容。在这个问题上,一切形式的道德绑架都是耍流氓。

苦口婆心地劝你无条件接纳和宽容父母的假理中客,在网络上和现实里都很多,尤其是你身边的亲戚里最普遍。

一边幸灾乐祸,一边劝受伤害的子女一方“他们都是为不能跟自己爸妈记仇”,这种人的嘴脸陈大夫也算是见得多了。

被解救的受害者讲述她在豫章书院里的经历

去年的豫章书院事件,许多父母一开始把自己孩子送过去(很多时候是骗过去)的时候,就心知肚明那里是什么货色,等待自己孩子的将是怎样的待遇。

但他们需要找个地方处理掉自己失败的孩子让他们不碍自己的眼不烦自己的心,和这样的需求相比,孩子的人权就不那么重要了。

在豫章书院的暴行被揭露,政府将其查封之后,甚至还有部分家长在门口拉起了各种横幅标语,坚决支持豫章书院继续办学。

(来源微博@王志安)

(延伸阅读《豫章书院部分家长在门口聚集拉横幅,要求学校继续办学》

像这些没有丝毫悔过之意,打横幅喊口号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回地狱的家长,我觉得就没有被原谅被宽容的必要。

豆瓣网友“千鸟”对于这件事的看法我表示非常赞同

这些孩子在离开那样非人的环境之后想要适应这个社会,需要完成心理上的自我救赎。

要勇敢地憎恨,撕裂那些虚假的道德谎言,然后逐渐看清人性和承认人性,学会逐渐放下爱与恨,开始自己新的生活。

(来源抽风crazy)

作为子女,我们尽力宽容值得被宽容的,把剩下的那些父母交给法律和时间来裁判。

依靠“爱,责任和宽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就能够走出一条新路,完成鲁迅先生开创的家庭观念革命。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时代,我们应当怎样做子女“的问题的思考。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