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留学生可以在超市或便利店购买到各种品牌的牛奶,如蒙牛、伊利、光明等。这些品牌的牛奶在国内也有销售,并且品质和口感都比较好。

留学生买什么锅-中国留学生用什么牛奶喝

2、 在海外留学的中国学生也能够选择购买一些进口的牛奶品牌,如荷兰的喜力、法国的兰姆斯等,这些品牌的牛奶品质也非常高,而且口味也较为独特。

3、 一些留学生也会选择自己在家制作奶制品,如豆浆、酸奶等,这样既健康又方便。同时,一些华人超市也会出售一些特点的奶制品,如杏仁露、芝麻糊等。

4、 对一部份留学生来讲,他们可能会选择使用植物性牛奶来替换传统牛奶,如豆奶、椰奶等。这些植物性牛奶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对乳糖不耐受的人群也更加友好。

5. 留学生在购买牛奶时需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避免购买过期的牛奶。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选择合适自己的牛奶品种。

美国留学最大困难吃

去美国留学,你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语言、气候、生活习惯、风俗文化等等,但是这些可能过一段时间就适应了,最难适应的往往是吃!没错,在美国留学的头号困难可能就是吃了,与中国丰富多样的饮食不同,美国的饮食真是单一。下面跟一起来看看吧。

很多留学生初到美国时,会感到种种的不适应。语言沟通虽然可能会有那么一点点不顺畅,但日常交流的多了,彼此大家还是能心领会对方的意图。但日常生活习惯就不同了,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很快适应的。我记得,初到加州时,住在美国本土一个家庭里。早上六点起床,美国家庭提供的早餐是面包和冰!牛!奶!没错,就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也许是带着一分新鲜和好奇,喝完了冰牛奶,结果刚到学校时,就感觉肚子疼,冰牛奶在肚子里折腾!这种感觉至今还记得。虽然加州冬天并不算冷,但每天早上的冰牛奶真的是无法适应!

不要以为我太矫情,连个早餐冰牛奶都无法适应。同行的很多同学也表示有同感,美国的食品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如果是在国内偶尔吃汉堡、西餐之类的,算是偶尔换个口味调剂一下,如果你大学几年来,每天都面对着生菜、面包果酱和麦当劳快餐一样的食物,你会发现用不了几天就没了胃口。要知道,偶然去趟麦当劳换换口味是件愉快的事,但如果天天吃麦当劳,估计没几个人能受得了。

去美国留学吃不习惯应该是留学生们的普遍心声。(生活在美国繁华大城市的孩子们就另当别论了。)梦中遇见烤鸭、清蒸鲈鱼、红烧猪手这等匪夷所思的故事我也听到了很多次。特别是在考试将至、压力很大的时候,米饭飘出的香气,爷爷泡的茶香,一份火锅的畅快都让人魂牵梦绕。我相信不仅仅是出国在外的人们会有这种体验,所有远离家、在外奋斗的人们都会明白这种感觉。胃似乎是和心相连的,一种食物、一种味道成了我们抽象的思乡情的实实在在的载体。就像春节的时候,一定要吃完一家人一起吃碗饺子才算踏实,生病的时候喝点家人煮的粥就舒服了好多一样。

美国的饮食文化可以说是既多元又单一。多元是指在美国你可以吃到中国菜、墨西哥菜、印度菜、意大利菜、日本菜、韩国菜、法国菜等等。至于味道如何这就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此处暂且不谈。如果是在纽约的法拉盛,估计你能吃到比国内还地道的地方小吃。而本土的美国菜本身却是很单调的,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从靠近北极的北方到身处热带的南方,美国全国的饮食差异很小。无非就是炸鸡或烤火鸡、炸鱼排、炸薯条、烤红薯、炸香肠、炒鸡蛋、华夫饼和水煮西兰花、水煮玉米粒、齁甜到白糖颗粒融化在牙齿间的甜点之类。面对着一盘子油光满面的美国食品,遥想江南白皙滑嫩的小笼包、重庆的冰粉、云南的米线、陕西的凉皮、新疆的大盘鸡、内蒙古的烤全羊、东北酣畅淋漓的酸菜炖粉条总会带给我强烈的自虐感。

现实却是你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美式食品,麦当劳之类的洋快餐往往是美国大学食堂的主流食物。在我们学校,两个对学生开放的大食堂每天都在固定摊位提供美国人的经典食物汉堡和披萨。厨师经常变换着花样,在披萨上加不同配料,比如蓝莓酱披萨等,但这反而更加难以入口。

食堂的不同摊位摆放着不同类别的食物。主食摊位常常供应美国人的家常热菜,比如牛肉、土豆泥、豆子、意大利面等,有时也会提供普遍受大家欢迎的墨西哥卷、薯片蘸肉末酱等墨西哥食物。

学校所在的威廉斯堡小镇离海边不太远,但在食堂却永远吃不到新鲜的鱼。食堂供应的鱼块腥味很重,得加柠檬才好入口。新鲜的虾、螃蟹或是贝壳类的海鲜更是没有,能吃到的就是与面包糠、黄油、奶酪一起制成的海鲜饼,或是带海鲜味的奶酪汤。作为奶酪的疯狂爱好者,我觉得学校的海鲜饼和汤还不错。

美国人有吃生菜的习惯,学校食堂开设了专门的蔬菜色拉吧。和美国同学一起吃饭,他们总是先蹦到色拉吧夹上一盘绿油油的生菜,然后像兔子一样吃起来。我觉得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西方胃,看他(她)是否喜欢吃蔬菜色拉就知道了。

不知道是考虑到中国留学生的饮食习惯,还是美国人也喜欢吃中国菜,学校的两个大食堂都有专门的亚洲食物摊位。不过食堂烹饪的中国菜特别美国化,中国留学生并不太喜欢。比如炒面摊的工作人员往往会主动问你要加甜酸酱吗,我尝试着加了,吃起来就像麦当劳鸡块配甜酸酱的味道。

在这里,最接近中餐的品种也就是炒面和炒饭了,想吃白米饭配小炒之类的正宗中餐是不可能有的。中国留学生要改善生活有两种途径,一是上超市购买食材然后自己在宿舍里做中餐,或者偶尔到当地一家华人开的中餐馆去解解馋。

其实,一些美国学生对学校食堂的饮食也不太满意,认为提供油炸的垃圾食品居多。他们有时也会去超市购买高质量的面包、牛奶以及新鲜的食材制作三明治。但作为住校生,自己做饭就意味着浪费了已经花钱购买的食堂套餐。

学校规定,所有住校生在注册缴费时都必须购买食堂的套餐,有一周吃14次或19次两种供选择。每次进食堂都要刷卡,不管你吃了多少,扣款都一样,一餐饭的价格在13美元左右。对于像我这样食量不大的人,这价钱实在有点贵。

不过,如果自己做饭或在外头吃饭,那么食堂饭卡里剩的钱就可以在学校的便利店消费,购买饼干之类的食物。

学校食堂也有人性化的一面,他们给特殊群体提供特殊食物。比如素食摊位,供应豆子、玉米、米饭之类的食物。还有一个摊位的食物不含麸质,是专门为患乳糜泻病的学生开设的,因为患有这种病的白种人不能吸收含有麸质的食物。

天天吃食堂,确实有点烦。好在每天有新鲜的水果、果汁、牛奶、饮料、甜点和冰淇淋,让我觉得食堂还是有吸引人的地方。

我提醒大家,如果想在国外吃的顺心的话,在国内时不妨先学学做几道菜,培养一下自己的独立性。希望大家在海外都能吃好、学好,顺利平安的度过自己的留学生活!

“氟系”院士陈庆云

一个月基本生活费要AU$2000

澳洲的外国留学生不能申请其国家的贷款,自费留学的学生需要支付学费、生活费等。

1、申请签证前费用

申请签证时所有费用 ( 贷款费、体检、护照...差不多加起来5000RMB左右,中介费1-1.5万Rmb不等)。

2、学费

学费的话是根据你的专业来,一般是2.5W澳元,,少数有4W(药剂)或者2W(艺术类)不等,一般读都是3年大学,但是工程师一般4年,学医一般7年。

3、生活费

(1)房租

①学校宿舍

很多学生都倾向于选择学生宿舍,方便安全,还可以和来自全世界的留学生一起交流,上课不用怕迟到,住在校园内去图书馆都是分分钟的事情,但是学生宿舍有限,同学们如果想要申请,请至少提前半年做好准备。

至于价格,学校标注的介于$230--$800之间,房间越好,配套设施越齐全,地理位置越优越自然也就越贵,有和别人共享厨房和卫生间,有带独立卫浴的豪华套间。

②Homesty(住宿家庭)

留学生如果未满18岁的话,一定要住在住宿家庭,住宿家庭一般是提供三餐的,不会做饭的小伙伴可以考虑。

Homestay的价格是和地理位置有关系的,同学们在申请的时候要看清楚,不要离学校太远。

但是选择Homestay也是要看运气的,因为有些房主相对苛刻,不仅饭菜不好吃,还会限制你的洗澡时间,洗衣服次数等等,身边因为这些原因逃离Homestay的同学有很多。但是也有很多非常友好的房主,会把你当做自己家的一份子,给你做好吃的,带你出去玩~最重要的是住在Homestay可以锻炼的你的口语能力。

③校外租房

绝大多是学生会选择在校外租房,一来是价格相对便宜,二是相对自由。有一定的自理能力的同学会倾向于选择校外租房,你可以选择住在学校附近,也可以住在你心仪的区。

价格方面,在学校附近的房子会相对于贵一些,

单间(和别人共享卫生间)的价格是AU$220——AU$280,

双人间(和别人共享卫生间)的价格是AU$280——AU$320,

Masterroom,带有独立的卫生间的套件价格在AU$320——AU$400,

小区的环境越好,交通越方便,房间内居住的人数越少,自然价格就会越贵,如果不是在学校附近,那么价格自然就会便宜很多。

一般租房,房东都是会包水电煤气网的费用,但是如果是自己从中介租的房子就要自己交这些费用了,一般公寓楼是不用交水费的,电费和网费是一个季度(3个月)一交,网费是每个月都要交。

网费以最多人选用TPG为例,每月AU$59.99。

电费按照房子内住3-4人计算,一个季度的费用在AU$200—AU$300左右

煤气费用按照房子内住3-4人计算,如果你们都很喜欢做饭,那么费用和电费差不多,在AU$200—AU$300左右,如果都是外卖一族,那么费用就会便宜很多。

最后,我们还是按照一个综合平均的价格AU$280×4=AU$1120

(2)吃饭

早餐,在外面吃,最简单也就是汉堡或者三明治了,加一杯咖啡或者牛奶,AU$8左右。或者自己选择做饭,平均每天只要AU$3左右。

中餐,有学校食堂,周围的餐厅,价格都不一样,学校食堂稍微便宜一些,大概在AU$10左右,周围餐厅一般也在AU$10-15之间。

晚餐,自己做饭在AU$5左右,在外面和朋友吃的话就比较贵了,大概在AU$15-AU$25左右。

宵夜,很多都是选择泡面,各种各样的泡面,薯片或者饼干,AU$3左右。

一个月下来,最基本的温饱就需要AU$600左右。

(3)出行

在澳洲出行的主几种方式步行,公交车,火车,开车

步行,就没有消费了

公交车和火车,公交车和火车统一使用Opal卡,每周需要AU$30左右。

开车,如果你是土豪,一切都不是问题,要是一般,就没必要选择开车了,因为开车需要买车,买车价钱大概在AU$10000-AU$20000之间。还有停车费用大概在AU$30左右每小时,油费什么的一周AU$50左右。

大部分都按照公交车,一个月也就AU$30x4=AU$120、

(4)日常需要

生活用品,牙膏+牙刷+洗发露+护发素+沐浴液+洗面奶+面霜,基本一个月约AU$50左右。

电话费,基本套餐AU$40左右,需要流量多一点的可以选择比较高一点的。

学习教材之类的,澳洲除了学费之外,教材也超级贵的,建议大家在网上,或者学长学姐手里购买二手教材,或者打印版,幸运的话也可以在图书馆借到教材。除了教材,平时的阅读资料,PPT等等,需要打印的东西也很多,一个月的学习成本大约AU$70左右!

洗衣粉,卫生纸,床单被套之类的杂物,一个月也就AU$30左右。

在澳洲生存总计AU$2030/月,这个只是正常消费的情况下,要是你要参加其他活动或者是生病的,就要另外计算了。

他是我国第一位科班出身从事有机氟化学研究的博士;他开创了全氟酮化学,获得了制备六氟双酚A的苏联专利,直到现在仍被世界各大化学公司沿用;

他研制出我国独创新型铬雾抑制剂F-53,被全国千余家电镀厂使用,为国家环保节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系统研究了全氟磺酸化学,基于对二氟卡宾化学的研究,合成和发展了多种能高效实现三氟甲基化的试剂和体系,应用最广的氟磺酰基二氟乙酸甲酯被称为“陈庆云试剂”,迄今仍被各大试剂公司收入目录;

他将当代有机化学最重要理论之一的单电子转移反应引入氟化学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省、市等奖项;

他被誉为我国有机氟化学领域的创始人之一,为我国的有机化学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有机化学家、国际知名有机氟化学家陈庆云。

1955年,陈庆云考取留学苏联的研究生。次年,他进入苏联科学院元素有机化合物研究所,攻读副博士学位,师从苏联科学院院士、苏联军事科学院少将伊万·柳得格维奇·克鲁扬茨(I. L. Knunyants)和N. P. Gambaryan博士。

在导师的指导下,陈庆云开始研究六氟丙酮以及它的一些基本反应。在他之前,也曾有科学家尝试过多种六氟丙酮的合成方法,但往往因过程过于复杂,并没有获得很好的实验结果。陈庆云发明的高温裂解法则十分简便,所需原料为聚四氟乙烯的废料、废品做成的粉末,非常易得且经济实用。

不过,这种方法会产生全氟异丁烯等有毒气体,人在闻了全氟异丁烯以后会强烈咳嗽,进而影响 健康 。应对的办法呢?在喝完两瓶生牛奶之后,症状就可以得到缓解,然后陈庆云又接着干。他考虑到,一方面当年留学苏联机会很宝贵,祖国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送他出来读书非常不易;想着在国外,不能给中国人丢脸,因此他非常珍惜时间,刻苦钻研,多学习多做实验。

由于当年的实验室通风条件很差,他的白血球数量持续降低。那个时候,能够有效应对这一情况的办法就是注射昂贵的维生素B12,以陈庆云的物质条件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小导师N. P. Gambaryn博士便拿出自己的稿费(当年在苏联写综述类文章是有稿费的,但是钱也不多),供陈庆云购买维生素B12药进行注射,这让他格外感动。

后来,他的白细胞实在太低,通过打维生素B12白血球数量也上不去。到现在还影响他的 健康 ,甚至因此也导致他的女儿的白血球数量也偏低。

在长期关于六氟丙酮的反应研究中,陈庆云发现了一个制备重要化工原料六氟双酚A的方法。通过多次实验,陈庆云发现无水氟化氢是六氟丙酮与苯酚反应的很好的缩合剂。这一方法反应路线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便,产率可以达到80%-90%,且所使用的原料便宜易得,非常实用高效。

1958年,该方法获得了苏联专利;直到今天,世界各大化学公司仍然沿用这个方法进行生产六氟双酚A。陈庆云本人也因此项研究于1959年6月在苏联科学院元素有机化合物研究所青年专家会议上被授予光荣证书。

按照传统,答辩当日陈庆云要举行酒会以答谢研究室全体同仁。为此,陈庆云提早跑去当时的中国领事馆去购买“稀缺”的酱油(当年苏联没有酱油卖,后来为了照顾中国留学生,可以到中国领事馆去少量购买),亲自做了一道有中国风味的红烧鸡,来答谢研究室全体同仁,他们品尝后都大加赞赏。

启程归国前,实验室的同事送给他两样东西以留作纪念,聚四氟乙烯做成的一块板和一根棒。这在现在看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在当年,因为当时中国还没有条件和能力生产聚四氟乙烯,所以还是非常“稀奇宝贵”的。这块聚四氟乙烯的板,陈庆云一直保留到今天;聚四氟乙烯的棒则被转送给他人用于实验了。

归国后,陈庆云进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后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历任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导、氟化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等。期间,他始终专注于氟元素的研究,长期从事有机氟化学和氟材料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重要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氟化学和氟化工等相关领域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